鲅魚魚糜彈性是決定魚丸、魚糕等制品口感的關鍵,質構儀能通過科學檢測量化彈性,為魚糜加工提供可靠依據。
一、測定方法
(一)樣品準備
原料處理:選新鮮鲅魚,去頭、內臟和骨頭,取凈肉洗凈絞碎,過篩去除雜質,保持環境溫度 0 - 4℃。
魚糜制作:按魚糜質量加 2 - 3% 的鹽、適量水和輔料,斬拌成凝膠狀,控溫不超 10℃。裝入模具壓實去氣泡,制成 30 - 50mm 直徑、20 - 30mm 高的圓柱樣,至少做 3 個。
熟制處理:先在 40 - 50℃水浴加熱 30 - 60 分鐘凝膠,再 85 - 90℃加熱 20 - 30 分鐘熟透。冷卻至室溫后脫模修平,密封靜置 30 分鐘。
(二)儀器調試
參數設置:選 P/36R 圓柱形探頭,用 TPA 模式,壓縮速度 1 - 2mm/s,壓縮至原高度的 50%,兩次壓縮間隔 5 秒。
校準檢查:校準力值傳感器確保準確,探頭距樣品表面 5 - 10mm,預測試調整參數使力值曲線平穩。
(三)測試操作
將樣品對準探頭中心固定,啟動儀器后,探頭先壓縮再回升,間隔 5 秒后二次壓縮。儀器自動記錄力值變化并計算彈性值(二次壓縮回復程度與一次變形的比值)。每個樣品測 3 次,擦凈探頭再測下一個,偏差大則重測。
(四)結果分析
軟件計算彈性值,取 3 次平均值。彈性高說明品質好,與標準對比評價品質。通過力值曲線分析問題,對比不同工藝下的彈性值可優化參數。
二、檢測應用
(一)品質分級
按彈性值分級:≥0.8 為優質品,用于制品;0.6 - 0.8 為合格品,做普通產品;<0.6 需返工,助力企業定價和生產調度。
(二)工藝優化
檢測不同加熱溫度、斬拌時間、鹽添加量下的彈性,確定參數,如 50℃加熱、2.5% 鹽添加彈性更佳。生產中定期檢測,及時調整工藝防不合格品出廠。
(三)原料篩選與溯源
新鮮鲅魚魚糜彈性≥0.8,不新鮮的<0.6,以此篩選優質原料。記錄每批原料對應的彈性數據,便于質量問題溯源。
(四)新品研發
開發低脂魚糜時,檢測添加魔芋粉、大豆蛋白等配方的彈性,選出優質配方。按不同人群需求調整彈性,如給兒童做彈性稍低的產品,拓展市場。
質構儀讓鲅魚魚糜彈性檢測更精準,助力企業把控質量、優化工藝和研發新品,為消費者提供穩定口感的魚糜制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