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稱納米人造細胞未來可用于制造抗生藥物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大自然是一位聰明的化學家,并不像僅在實驗室燒瓶中進行冒泡反應,而是通過酶和核糖體等細胞機械式地逐步構造分子。目前,基于人造核糖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化學家能夠趕上地球25億年來的生物進化,納米機械有朝一日將作為“蛋白質工廠”,成功組裝青霉素等抗生素。
核糖體能夠與氨基酸結合在一起,核糖體的一部分可以“讀取”RNA(核糖核酸)信息鏈,它攜帶著構造氨基酸序列的代碼,期間另一部分核糖體可以獲取所需的氨基酸。之后核糖體組裝成為較長的蛋白質結構或者較小的縮氨酸。
為了模擬這一過程,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戴維-利和同事使用環狀分子螺旋體附加在一個由小型分子鏈構成的剛硬軌道上,這個軌道上有3個氨基酸,像一個較大惰性化學結構,一個末端作為阻滯,避免環狀結構滑落。
添加一個氨基酸到這個系統來激活它,導致環狀結構沿著軌道移動,直至其路徑被*個氨基酸分子阻滯。環狀結構上的催化劑獲取氨基酸并添加在環上,之后繼續完成它的“旅程”。
這種人造核糖體比真實核糖體形成氨基酸的速度慢,平均12個小時可獲得一個氨基酸,相比之下真實核糖體每秒可獲得20個氨基酸。盡管這項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但卻具有深遠意義,作為“蛋白質工廠”來制造青霉素等抗生素藥物。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