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是什么呢?
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霉菌產生的雙呋喃環類類毒素。其衍生物有約20種,分別命名為B1、B2、G1、G2、M1、M2等。
黃曲霉毒素產生的條件:
黃曲霉毒素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不同菌株產毒能力差異很大,除基質以外,溫度、濕度、空氣均是菌株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必要條件。有研究發現黃曲霉佳的生長條件為33-38°,ph值為5.0,水分活性為0.99。溫度在24-28°,相對濕度在80%以上,黃曲霉菌產度量高。所以我國南方及溫濕地區在春夏兩季容易發生黃曲霉中毒,有的作物甚至在收獲前或者收獲期就已經被黃曲霉污染。
容易被污染的食物:
1、堅果類:花生、核桃、瓜子等。當堅果受潮,果仁發生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等現象時,很有可能已被黃曲霉毒素所污染.
2、谷物類:玉米、小麥等。谷物表面上長有黃綠色霉菌或破損、皺縮、變色、都有可能被黃曲霉毒素污染。
3、糧油制品:花生油、玉米油。含油脂高的食品里面比較容易出現和利于黃曲霉菌的生長繁殖,生產企業嚴格挑揀原料,不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產食用油。
4、家庭自制發酵食品:腐乳、黃醬。尤其是高溫高濕環境下比較容易讓發酵食品變質從而產生黃曲霉毒素。
如何避免黃曲霉毒素的危害:
1.在選購食品原料,選擇原料;
2.農村的朋友,在農作物在收獲、貯運過程要保持谷粒、花生、豆類等作物的外殼完整無損
3.五谷雜糧收獲后,應及時在陽光下晾曬、風干。存儲在低溫干燥處
4.購買堅果、花生等食品可盡量選擇小包裝,且密封存放。
5.表面發生霉變、破損的糧食、花生籽粒,應撿去不要食用,不要因為可惜、舍不得丟而出事。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