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巖評價在石油地質勘探、開發、科研及教學等多個環節中具有關鍵作用,其應用場景主要圍繞烴源巖質量評估、儲層含油性分析、油氣勘探開發決策支持等核心需求展開。以下是具體應用場景及分析:
一、石油地質勘探階段:識別優質烴源巖與資源潛力
烴源巖分布預測
應用場景:在盆地早期勘探中,通過油巖評價確定有效烴源巖的分布范圍、厚度及有機質豐度(如TOC含量)。
作用:結合熱解參數(S1、S2)和成熟度指標(Tmax、Ro),判斷烴源巖的生烴潛力,為油氣資源量估算提供基礎數據。
案例:在鄂爾多斯盆地勘探中,油巖評價揭示了下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的高有機質豐度,指導了后續深層油氣勘探方向。
生烴史與熱演化研究
應用場景:利用油巖評價數據(如Tmax、殘碳量)重建盆地的熱演化歷史,分析烴源巖的生烴窗口和排烴效率。
作用:為油氣成藏模式研究提供關鍵參數,優化勘探靶區選擇。
案例:在塔里木盆地,油巖評價結合埋藏史模擬,揭示了寒武系烴源巖在二疊紀的生烴高峰,解釋了古生界油氣藏的形成機制。
二、油氣開發階段:優化儲層評價與開發方案
儲層含油性定量評估
應用場景:在開發初期,通過油巖評價量化儲層中的殘余油含量(如熱解烴S2值),結合孔隙度、滲透率數據,評估儲層的經濟開發價值。
作用:為開發方案制定(如井位部署、壓裂設計)提供依據,降低開發風險。
案例:在松遼盆地致密油開發中,油巖評價結合微地震監測,優化了水平井壓裂段間距,提高了單井產量。
水淹層動態監測
應用場景:在油田開發中后期,利用油巖評價分析儲層熱解烴組分變化(如輕烴比例降低、主峰碳數后移),判斷油層水淹程度。
作用:指導剩余油分布預測,調整注水策略,提高采收率。
案例:在勝利油田,油巖評價結合生產動態數據,識別了高含水層中的剩余油富集區,實施了精準調剖堵水措施。
三、錄井工程現場:快速鑒別油氣顯示與質量控制
真假油氣顯示鑒別
應用場景:在鉆井過程中,通過油巖評價實時分析巖屑或巖心的熱解參數,區分鉆井液添加劑污染(如潤滑油)與真實油氣顯示。
作用:減少錄井誤判,避免無效井投入,降低勘探成本。
案例:在四川盆地頁巖氣鉆井中,油巖評價快速識別了鉆井液中的外源烴污染,避免了誤停鉆事故。
錄井質量監控
應用場景:利用油巖評價對錄井樣品進行重復性分析,驗證熱解數據的可靠性,確保錄井報告的準確性。
作用:提升錄井資料的質量,為后續勘探開發提供可信數據支持。
四、科研與教學領域:深化油氣地質理論與人才培養
烴源巖地球化學研究
應用場景:在科研機構中,通過油巖評價分析不同沉積環境(如深湖相、淺海相)烴源巖的有機質類型(Ⅰ型-Ⅲ型)和生烴潛力。
作用:揭示油氣生成與沉積環境的關聯性,完善油氣地質理論。
案例:在南海北部深水區,油巖評價結合生物標志化合物分析,證實了半深海相烴源巖的高效生烴能力。
地質工程專業教學
應用場景:在高校實驗室中,利用油巖評價儀器開展巖石熱解實驗,培養學生掌握烴源巖評價方法與技能。
作用:為油氣行業輸送具備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推動技術傳承與創新。
五、非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拓展應用邊界
頁巖氣與致密油評價
應用場景:針對頁巖、致密砂巖等非常規儲層,通過油巖評價分析游離烴含量(S1)、吸附烴潛力(S2)及脆性礦物含量,評估“甜點”分布。
作用:指導水平井壓裂設計,提高非常規油氣開發效率。
案例:在北美Barnett頁巖氣開發中,油巖評價結合微地震監測,優化了壓裂簇間距,實現了經濟開發。
煤層氣與油頁巖評價
應用場景:分析煤系地層中煤巖與暗色泥巖的熱解參數,評估其生氣潛力與吸附能力。
作用:為煤層氣與油頁巖綜合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