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原位拉伸臺主要用于在微觀尺度下實時觀察材料在力學載荷作用下的動態變形與斷裂過程,揭示材料微觀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優化材料制備工藝,并支持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以下是具體應用方向:
一、揭示材料微觀結構與性能的關系
動態觀測變形機制
在拉伸、壓縮、彎曲等力學測試過程中,實時捕捉材料表面微觀結構的變化(如滑移帶產生、裂紋萌生與擴展、相變行為等),結合應力-應變曲線,量化微觀結構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示例:在金屬材料研究中,通過原位觀測發現晶界滑移可誘發裂紋分支,從而提升材料韌性;在陶瓷材料中,觀察高溫下裂紋尖端鈍化機制,指導增韌結構設計。
多場耦合測試
集成高溫(可達1200℃)、低溫(-190℃)或電場、磁場等環境模塊,模擬材料在實際服役條件下的行為。
案例:研究航空發動機葉片用高溫合金在熱循環下的殘余應力分布,或電池電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與裂紋萌生。
二、優化材料制備工藝
實時監控制備過程
觀察材料在熱處理、燒結、涂層沉積等工藝過程中的形貌變化,找出最佳工藝參數。
示例:在制備高強度鋁合金時,通過原位拉伸臺發現控制熱處理溫度可實現強度與韌性的平衡;在復合材料研究中,優化纖維與基體的界面結合強度。
失效分析
結合EBSD(電子背散射衍射)或EDS(能譜分析),定位材料斷裂的微觀起源(如夾雜物、孔洞、晶界缺陷),為工藝改進提供依據。
三、新材料研究與應用
能源材料開發
研究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在充放電循環中的體積變化,或固態電解質材料的界面穩定性,指導材料設計。
數據支持:在1200℃高溫下,通過原位拉伸臺實現納米級分辨的顯微成像,揭示高溫合金的蠕變機制。
生物醫用材料
觀察水凝膠、高分子薄膜等生物材料在拉伸過程中的變形行為,評估其生物相容性與力學性能的匹配性。
案例:通過改變材料結構和成分比例,實現高強度、高韌性和高生物相容性的平衡。
納米材料與涂層
研究納米顆粒增強復合材料的界面脫粘行為,或硬質涂層在摩擦磨損過程中的抗剝落性能。
技術突破:祺躍科技研發的原位高溫拉伸臺攻克了二次電子探測器與加熱模塊的電磁干擾難題,實現1200℃下10nm分辨率的穩定成像。
四、技術優勢與典型產品
核心功能
高精度加載:載荷范圍10N至5000N,位移精度達納米級(如100nm),支持恒速或恒力加載模式。
多模態測試:可實現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疲勞等多種力學測試,并同步采集SEM圖像與力學數據。
環境適應性:集成液氮致冷或電阻加熱模塊,支持-190℃至1200℃的變溫測試。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