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式氧化爐(RTO)中監測苯系物、醇類、烴類及其衍生物等易燃易爆氣體時,選擇催化燃燒式傳感器還是紅外傳感器(IR)需綜合考慮
1. 催化燃燒式傳感器
優點:
廣譜檢測:對大多數可燃氣體(如甲烷、丙烷等烴類)響應良好,尤其適合低濃度可燃氣體(0-100% LEL范圍內)。
成本較低:設備價格和維護費用相對低廉。
響應速度快:適合實時監測泄漏或突發濃度升高。
缺點:
易中毒/失效:苯系物(如苯、甲苯)、硫化物、鹵代烴等可能導致催化劑中毒,降低靈敏度或損壞。
氧氣依賴:需在含氧環境中工作,缺氧條件下無法準確檢測。
爆炸風險:傳感器本身需接觸可燃氣體,若濃度過高(超過LEL)可能引發火花點燃(需防爆設計)。
適用場景:
監測簡單烴類(如甲烷、丙烷)且無催化劑毒物的環境。預算有限、無需高精度的常規泄漏監測。
2. 紅外傳感器(NDIR)
優點:
高選擇性:通過特定紅外吸收波長區分氣體(如苯系物、醇類、CO?等),抗干擾能力強。
無中毒風險:不受硫、硅、鹵素等毒物影響,適合復雜有機物。
安全性高:非接觸式測量,無火花風險,適用于爆炸性環境(ATEX認證)。
缺點:
對某些氣體不敏感:如氫氣(H?)、乙炔(C?H?)等無偶極矩分子無法用標準IR檢測。
環境依賴性:濕度、粉塵可能影響光學部件,需定期清潔。
適用場景:
含苯系物、醇類、鹵代烴等復雜有機物或易導致催化劑中毒的氣體。高安全性要求、需長期穩定運行的工業環境。
結論與建議
優先選擇紅外傳感器(IR):
RTO處理的氣體通常成分復雜(含苯系物、衍生物等),且需避免催化劑中毒,紅外傳感器的安全性、選擇性更優,尤其適合長期監測。催化燃燒式可作為補充:
若僅需監測簡單烴類(如天然氣泄漏)且預算有限,可選用催化燃燒式,但需定期校準并避免接觸毒物。關鍵應用結合兩者:
對安全有要求的場景,可同時部署紅外傳感器(主檢)和催化燃燒式(輔助),冗余提升可靠性。注意:最終選擇需結合具體氣體組分、濃度范圍、防爆等級(如ATEX/IECEx)及行業標準綜合評估。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