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結構鋼的疲勞失效是機械工程領域的重大挑戰,傳統方法(如基于S-N曲線的線性Palmgren-Miner模型)無法充分捕捉非線性疲勞行為與載荷序列效應。近年來,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ML)技術為疲勞壽命預測提供了新思路,但現有研究多聚焦單一材料或復雜深度學習模型,缺乏對多種鋼材的通用性模型及計算效率的對比分析。
2. 研究方法
數據來源
采用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NIMS)數據庫及挪威斯塔萬格大學(UiS)實驗數據,涵蓋5種結構鋼(S25C-S55C)及NV D36鋼,共2794組數據。
特征包括材料機械性能(抗拉強度、硬度等)、熱處理參數(正火/淬火/回火溫度)及實驗條件(應力幅值、載荷類型),排除冗余化學成分特征。
預處理與特征選擇
數據清洗:剔除缺失值,用IQR法處理異常值。
對數變換:對目標變量"失效循環次數"進行log10轉換,使其分布接近正態。
特征篩選:
相關性分析:剔除高度線性相關特征(如"抗拉強度"與"0.2%屈服應力",相關系數>90%)。
互信息分析:篩選與目標變量非線性相關性的8個特征(如"應力幅值"、"硬度")。
機器學習模型
對比四種回歸算法:
多項式回歸(三階):線性計算高效。
支持向量回歸(SVR):核函數選擇RBF,超參數經網格搜索優化(C=1000, γ=0.1, ε=0.1)。
XGBoost回歸:樹最大深度=5,樹數量=1500,學習率=0.01。
人工神經網絡(ANN):四層隱藏層(各256神經元),30% Dropout,Adam優化器。
評估指標
均方誤差(MSE)、均方根誤差(RMSE)、平均絕對誤差(MAE)、決定系數(R2)。
3. 結果
模型性能排名:
XGBoost綜合(MSE=0.06934, R2=0.73893)。
SVR次之(MSE=0.070431)。
多項式回歸與ANN效果接近(MSE≈0.071),但多項式回歸計算成本顯著更低。
殘差分析:所有模型預測誤差集中在±0.3 log10范圍內。
關鍵發現:
XGBoost能高效捕捉非線性疲勞行為。
多項式回歸在精度接近ANN的前提下,計算資源需求降低90%,適合資源受限場景。
4. 結論??
XGBoost是預測結構鋼疲勞壽命的模型,精度最高。
多項式回歸是計算資源的理想替代方案。
所有ML模型均優于傳統線性方法,能有效整合材料屬性、工藝參數與實驗條件,提升預測魯棒性。
?? 創新點
系統對比四種ML算法在多類型鋼材疲勞預測中的性能,突破單一材料局限。
結合非線性損傷理論(如Pavlou提出的"S-N損傷包絡線"),增強模型物理可解釋性。
提出特征工程框架:通過互信息分析量化微觀損傷機制對壽命的影響。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