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地面大氣中的臭氧會與含不飽和鍵的高分子材料反應,使橡膠、涂層或塑料出現表面裂紋、硬化或失光。為了在短時間內驗證材料耐臭氧性能,實驗室通常使用臭氧老化試驗箱,通過提高臭氧濃度、控制溫濕度并施加機械應變,把自然老化過程壓縮到幾天或幾周。
二、臭氧老化的化學路徑
臭氧接觸:臭氧分子首先吸附在材料表面。
親電加成:臭氧與碳-碳雙鍵形成不穩定的初級臭氧化物。
裂解與自由基鏈反應:臭氧化物分解產生醛、酮及自由基,自由基繼續攻擊聚合物主鏈,造成斷鏈或交聯。
宏觀表現:微觀裂紋擴展為可見龜裂,力學性能下降或表面光澤喪失。
三、試驗箱如何“加速”
提高臭氧分壓
試驗箱將臭氧濃度提升到遠高于自然環境水平,使單位時間內撞擊材料表面的臭氧分子數目顯著增加。控制溫度
適當升溫可加快臭氧擴散和反應速率,但溫度上限一般設在材料實際使用溫度附近,以減少熱氧老化的干擾。調控濕度
水分會改變臭氧在材料表層的溶解與擴散行為;試驗箱通過加濕單元模擬濕熱或干燥工況。施加機械應變
裂紋通常在拉伸應力集中處萌生。靜態拉伸或動態往復模式使材料保持一定形變,便于觀察和記錄裂紋萌生過程。
四、試驗箱內部流程
氣體準備:過濾后的干燥空氣或氧氣經流量閥穩壓后進入臭氧發生器。
臭氧發生:無聲放電或紫外照射使部分氧分子轉化為臭氧。
均勻混合:循環風機將含臭氧的空氣均勻送入工作室,避免死角。
環境維持:溫濕度傳感器實時反饋,控制器通過加熱、制冷和加濕單元進行閉環調節。
實時監測:紫外光度計或電化學探頭持續檢測臭氧濃度,超標即降低放電功率,不足則提高。
安全排放:試驗結束后,殘余臭氧通過催化分解器或活性炭吸附,降至安全水平后再開箱。
五、結果與工程對應
試驗記錄裂紋出現時間、裂紋密度或力學性能保持情況。將這些結果與戶外暴露或服役數據進行比對,可建立經驗加速因子,為材料壽命評估或配方改進提供參考。
如需進一步討論臭氧老化試驗箱的選型、程序設置或結果解讀,歡迎與廣東德瑞檢測設備有限公司聯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