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移液工作站時,為確保實驗的準確性、重復性及設備安全,需注意以下關鍵事項:
1. 設備準備與校準
定期校準:按廠家建議或實驗室標準(如ISO 8655)校準移液頭,確保精度(如±1%)和重復性(如CV≤1%)。
環境控制:在溫度(20 25℃)、濕度(45 65%)穩定的環境中操作,避免氣流干擾(如關閉通風設備)。
耗材匹配:使用與工作站兼容的吸頭,避免漏液或密封不良(如通過壓力測試驗證)。
2. 操作規范
液體性質:
高黏度液體(如甘油)需設置延遲吸液/排液時間。
揮發性液體(如乙醇)建議使用低吸附吸頭,縮短操作時間。
吸液深度:浸入深度為吸頭長度的2 3倍(如1mL吸頭浸入3 5mm),避免過深導致外壁掛液。
排液角度:貼壁排液時保持10 45°傾斜,確保液體排出。
分液模式:反向吸液(Reverse Pipetting)適用于易產生氣泡的液體(如蛋白溶液)。
3. 污染控制
生物安全:處理生物樣本時啟用HEPA過濾系統,操作后用70%乙醇或10%次氯酸鈉消毒臺面。
交叉污染:
更換樣品時使用帶濾芯吸頭。
執行“液面跟隨”功能,避免吸頭觸碰管壁殘留。
清潔程序:每周用無絨布清潔傳感器軌道,每月潤滑機械臂關節(使用硅基潤滑劑)。
4. 程序設置優化
預潤洗:對蛋白類樣品執行2 3次預潤洗,減少吸附損失。
速度調節:
吸取高黏度液體時,降低速度至50%(如默認500μL/s降至250μL/s)。
分裝易起泡液體時關閉“混合”功能。
體積限制:避免使用吸頭標定容積的10%以下(如1000μL吸頭最小分裝100μL)。
5. 維護與故障處理
日常檢查:
確認廢液瓶容量(如4L廢液瓶剩余≤3L時清空)。
檢查TipCon傳感器是否對齊(偏差≤0.5mm)。
錯誤處理:
液面檢測失敗:檢查導電吸頭是否損壞或液體是否導電不足(可添加0.1% Tween 20增強導電性)。
堵針:用0.1mm通針清潔或超聲處理(40kHz,5分鐘)。
記錄維護日志:記錄每次校準數據(如重量法測得1000μL實際值為998±2μL)。
6. 安全注意事項
緊急停止:熟悉急停按鈕位置(通常位于正面右下角),測試響應時間(≤0.5秒)。
電氣安全:使用穩壓電源(220V±10%),接地電阻<4Ω。
機械限位:定期檢查Z軸限位開關,防止撞針(建議每月用限位卡尺校驗)。
7. 數據與合規
審計追蹤:啟用操作日志功能(如記錄用戶ID、時間戳、體積參數),符合GLP/GMP要求。
版本控制:備份液體處理程序(如.DAT文件),標注修改日期和操作者。
示例場景:
處理96孔板PCR反應體系時,建議:
使用20μL低吸附吸頭
設置5μL預分配體積(避免首滴誤差)
分裝后孔間吹吸3次(混合體積為體系10%)
通過嚴格遵循上述規范,可顯著降低CV值(如從5%降至2%),并延長設備壽命(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5000小時)。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