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北京大學第二期體育產業人才研修班正式開班。作為匯聚行業精英、鏈接產學研資源的平臺,本期研修班以“賦能體育產業創新、培育人才”為核心,為參訓學員搭建了集知識學習、資源對接、技術體驗于一體的成長生態。學員們不僅能依托北大在學術研究、市場資源、產業人脈等方面的深厚積淀,汲取企業發展的“思想能量”,更能通過跨學科課程與實踐體驗,拓寬行業視野、培養跨界思維,全面提升產業素養與創新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研修班特別設置了健康科技體驗環節,讓學員親身體驗功能醫學創新技術——HRA 健康風險評估。通過生物電檢測技術,僅需5分38秒即可完成全身9大系統220多項指標的精準檢測,不僅幫助學員快速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篩查早期疾病風險,更讓大家直觀感受到“科學運動+健康管理”的融合創新模式——這正是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跨界聯動的生動實踐,為學員探索業務創新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主任錢俊偉教授
體育始終是北大精神中兼具活力與深度的重要載體。”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主任錢俊偉教授在開班致辭中回顧了北大體育的百年脈絡。他強調,此次研修班將課堂從書本延伸至產業一線,把體育領域的企業家與實踐者聚集在未名湖畔,既是對“德才均備,體魄健全”傳統育人目標的當代詮釋,更是學術資源與產業需求的“雙向奔赴”——以學術研究為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以產業實踐為學術創新注入現實養分。
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執行主任張銳教授
立足國家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背景,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執行主任張銳教授進一步明確了研修班的定位。她指出,研修班將秉持北大“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的理念,打破學科壁壘,把體育科學的嚴謹性、商業管理的系統性與人文精神的包容性深度融合,最終指向 “解決實際問題” 的核心目標:幫助學員提升破解行業掣肘、攻克產業痛點、化解企業難點的綜合能力。“體育產業正處于轉型關鍵期,既需要破解技術瓶頸的‘攻堅力’,也需要錨定方向的‘前瞻力’。”張銳教授鼓勵學員以研修為契機,兼顧當下實踐與長遠布局,在產業變革中把握機遇。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繼續教育負責人吳定鋒副教授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繼續教育負責人吳定鋒副教授詳細介紹了研修班的課程體系與運營模式。他表示,本期課程聚焦“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與“跨學科融合”兩大主線,邀請了體育科學、商業管理、健康產業等領域的專家與教授授課,內容涵蓋政策解讀、商業模式創新、數字體育應用等核心議題。為促進學員間的資源聯動,研修班還創新設置了“夜間路演”環節——每晚由學員分享企業案例與合作需求,推動體育產業上下游及關聯領域(如健康管理、智能裝備等)的協同合作,最終形成“個體成長—企業賦能—產業提質”的良性循環。
除HRA健康風險評估外,北大體科所還引入了多項功能醫學技術體驗,為學員搭建“健康管理+科學運動”的實踐認知平臺。其中,ADTS記憶力障礙訓練儀應用腦機接口技術,以注意力、記憶力、計算力、定向力、語言力和綜合能力等多維度指標提升為訓練目標,通過專業智能康復游戲形式進行訓練,可有效提高腦電復雜度及近似熵,激活大腦皮層神經細胞,阻止記憶力及腦功能的進一步退化及病變,助力學員在高強度工作中科學調節狀態。PMR脈沖磁微循環治療技術則通過改善局部微循環,為運動損傷康復提供新思路。這些技術體驗不僅讓學員直觀感受健康科技的創新成果,更啟發大家思考“體育訓練—健康監測—康復干預”的全鏈條整合路徑,為踐行“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戰略積累實踐認知。
作為北京大學服務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本期研修班既為體育產業精英提供了思想碰撞與資源對接的契機,也搭建了知識共享與跨界合作的長效平臺。未來,隨著研修成果的落地與學員網絡的拓展,必將為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