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Y高壓滅菌器滅菌效果驗證標準操作流程(SOP)
高壓滅菌效果的驗證是確保滅菌器性能可靠、滅菌過程符合國際標準(如ISO 17665、USP <1229>、EN 285等)的核心環節。TOMY高壓滅菌器作為精密設備,其驗證需通過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三重手段,結合規范的裝載方式與周期測試。以下是完整的標準操作流程:
一、驗證前準備
設備狀態確認
檢查滅菌器運行記錄,確認近期無報警。
驗證腔體密封圈完整性、排水濾網清潔度及安全閥校驗有效期。
執行空載BD測試(Bowie-Dick Test),檢測蒸汽穿透性和空氣排除效果(每日運行前必需)。
驗證工具準備
標準紡織包:25cm×25cm×30cm,純棉手術巾折疊,重量4.5kg±0.5kg。
管腔挑戰包:內置1.5m長聚四氟乙烯管(內徑2mm,外徑4mm)。
選用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 7953),孢子濃度≥10? CFU/片。
一類:過程指示卡(貼于包裹外部)。
四類:多參數指示卡(貼于最難滅菌位置)。
五類:整合指示物(模擬生物指示劑響應)。
物理監測設備:溫度/壓力數據記錄儀(需經計量校準,精度±0.5℃)。
化學指示物:
生物指示劑(BI):
測試包:
二、物理監測流程(實時參數驗證)
溫度-壓力傳感器布點
腔體排水口(冷點)。
滅菌物品幾何中心。
蒸汽入口附近(熱點)。
將多通道數據記錄儀探頭置于:
探頭避免接觸金屬壁,確保蒸汽直接接觸。
程序運行與數據采集
所有點位≥121℃的持續時間≥設定滅菌時間(如20min)。
溫度波動范圍≤±1℃(滅菌階段)。
壓力與溫度對應關系符合飽和蒸汽曲線(如121℃對應102.9kPa)。
選擇待驗證滅菌程序(如:121℃×20min,重力置換模式)。
啟動滅菌循環,記錄儀全程采集溫度/壓力數據,采樣頻率≥1次/10秒。
合格標準:
三、化學監測流程(過程指示驗證)
指示物放置
將五類化學指示物放入測試包中心及最難滅菌位置(如器械關節、管腔內部)。
一類指示卡貼于每個滅菌包裹外側。
結果判讀
五類指示物:必須達到標定閾值(如黑色移至“ACCEPT”窗口)。
一類指示卡:均勻變為指定顏色(如米白色→深褐色)。
滅菌結束后,立即檢查指示物顏色變化:
不合格處理:立即終止使用該批次物品,啟動偏差調查。
四、生物監測流程(滅菌效力金標準)
生物指示劑布點
將BI孢子條置于測試包中心及冷點區域(每滅菌柜至少3點)。
同步設置陽性對照(未滅菌BI)與陰性對照(已滅菌BI)。
培養與結果判定
立即停用滅菌器,召回同批次物品。
執行滅菌故障調查(程序參數、裝載方式、設備維護等)。
測試組BI:無顏色變化(紫色→黃色為陽性)。
陽性對照:必須顯色。
陰性對照:無變化。
常規:48小時(快速檢測型可縮至3小時)。
培養基:含溴甲酚紫的胰蛋白酶大豆肉湯(TSB)。
溫度:56-60℃恒溫培養。
培養條件:
培養周期:
合格標準:
失敗處理:
五、裝載方式驗證(最大挑戰測試)
滿載測試設計
使用標準測試包+實際物品混合裝載,占據≥90%腔體容積。
模擬“最差情況”:金屬器械密集區、織物吸濕區、管腔器械垂直放置。
冷點定位與復測
通過物理監測確定滿載冷點位置。
在冷點重復生物監測,確保FO值(致死率)≥60(即121℃等效滅菌時間≥60分鐘)。
六、驗證周期與記錄
周期性驗證頻率:
物理監測:每周。
生物監測:每月(醫療機構需每日或每鍋)。
驗證:新設備安裝或大修后。
定期驗證:
變更控制:程序參數、裝載模式、物品類型變更時重新驗證。
文檔管理:
記錄所有監測數據(溫度曲線、BI培養結果、化學指示物照片)。
生成驗證報告,包含:設備編號、程序參數、測試日期、結果分析、簽名審核。
七、驗證失敗處理流程
立即停用滅菌器并張貼警示標識。
檢查物理監測數據,排除溫度/壓力異常。
復核化學指示物與BI培養結果。
排查設備故障(蒸汽質量、傳感器校準、門密封性)。
整改后執行3次連續空載+滿載生物監測,全部合格方可重新啟用。
八、注意事項
蒸汽質量要求:
干燥度(≥97%)、非凝性氣體(≤3.5%),定期檢測蒸汽飽和度。生物指示劑管理:
避光冷藏(2-8℃),使用前平衡至室溫,記錄批號及有效期。人員培訓:
操作員需通過滅菌原理、監測方法及應急處理考核。
總結:TOMY高壓滅菌器的滅菌效果驗證是一個系統化工程,需整合物理、化學、生物三重監測手段,結合科學的裝載設計與嚴格的周期管理。只有通過全流程驗證,才能確保滅菌過程符合ISO 17665等法規要求,為實驗室生物安全與醫療質量提供保障。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