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勞恩霍夫3MA 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概況
技術起源與發展:3MA 技術是一種成熟的技術,其開發始于 20 世紀 70 年代末的德國核安全計劃,初衷是找到對微觀結構敏感的無損檢測技術,以表征熱處理質量(如減輕焊接應力)。* 代 3MA 設備僅基于磁性巴克豪森噪聲和磁場切向場分析,而現有的第 4 代 3MA 設備已集成了增量磁導率和渦流阻抗測量。
應用領域與規模:3MA 技術應用領域廣泛,目前在不同工業區已有 100 多個設施在使用,主要涉及鋼鐵和機械建筑行業。
3MA 技術在車輪軸承檢測中的應用
檢測背景:車輪軸承內圈通過擺動鉚接工藝固定,此過程會在環中產生殘余應力,為保證 * 質量,該殘余應力需不超過約 300MPa 的極限值。
傳統檢測技術的局限:檢查殘余應力狀態的常規技術是 X 射線衍射,該技術具有破壞性(需準備測試位置),且只能進行統計學檢測。
3MA 技術的優勢與操作:
3MA 技術可對殘余應力水平進行快速無損估計,經 XRD 參考值校準后,能對部件進行 100%質量檢測。
校準需 3MA 和 X 射線校準位置的 *,因殘余應力沿圓周變化,所以在通過蝕刻制備 X 射線測試位置前,需先記錄 3MA 數據。
校準中的殘留標準誤差在 20MPa 范圍內,且除殘余應力外,3MA 技術還可測量表面硬度。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