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分子細胞蛋白質組學雜志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平生研究組的成果,純化了線蟲脂滴并完成了蛋白質組學研究,確定了線蟲脂滴的標記蛋白。
脂滴是生物體內脂質存儲的主要場所,從原核生物細菌到高等動物人都有脂滴的存在。脂代謝的異常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在內的多種代謝類疾病。由于與高等動物基因的高度同源性以及操作手段的多樣性,線蟲已經成為研究脂代謝的重要模式生物。但是,線蟲不表達perilipin家族蛋白,因而,線蟲中性脂的存儲形式以及檢測手段一直都存在爭議。
2003年,Gary Ruvkun實驗室在Nature發表文章,采用尼羅紅染料標記了線蟲脂滴,這項手段被廣泛采用。然而,2009年Gary Ruvkun實驗室又在Cell Metabolism指出,尼羅紅并不是真正線蟲脂滴染色,而染的是溶酶體相關細胞器(LRO)。同年,Nature的一篇題為C. elegans fat stores: Misled by Nile red的文章專門報道了這個問題。2003年至2009年的6年時間,采用尼羅紅染料標記線蟲脂滴方法研究的相關基因達400多個,這些文章普遍遭到質疑。
劉平生課題組利用生化手段純化了線蟲脂滴,通過質譜的方法找到了線蟲脂滴的主要蛋白DHS-3,制備了抗體,用免疫印跡手段揭示DHS-3幾乎只存在于脂滴組分。體內和體外GFP融合蛋白實驗都進一步將DHS-3定位在脂滴上。這一發現能夠為線蟲脂滴的研究提供重要標記,將極大地推動線蟲脂質代謝的研究。
本研究由劉平生研究組和首都師范大學張紹兵研究組合作完成。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