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毒膠囊”看食品藥品安全危局
“以后我要是想吃果凍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我要是想吃老酸奶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我要是感冒發炎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的皮鞋!”如果在一個月前,或許沒人能懂,但如今看來,只能用三個字來形容——你懂的!
短短的一個月內,“皮鞋”成了當下zui熱點的名詞:現有老酸奶、果凍的“明膠疑云”,后跟“毒膠囊”的制藥黑幕。網友甚至調侃,皮鞋可能也要“*”了。
圖片來自網絡
“毒膠囊”事件,指的是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企業制成藥用膠囊,zui終流入藥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這類膠囊,往往重金屬鉻含量超標。鉻,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2010版《中國藥典》明確規定,藥用膠囊以及使用的明膠原料,鉻含量均不得超過2mg/kg。而在目前已確認含問題的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藥品中,超標zui多的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炎立消膠囊,超過正常鉻含量標準90多倍。
4月16日,國家食品*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13個藥用空心膠囊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并表示,已責成相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媒體報道的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和產品檢驗,并派員赴現場進行督查。
事實上,此次事件將“食品藥品安全”這一近年來zui熱話題再度推到了風口浪尖。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國家雖三令五申、嚴辦狠抓,但到目前為止,人們仍然不明白,究竟食品安全問題該由誰來保證?又該如何保證?
竊以為,食品安全問題,歸根結底是社會誠信缺失,社會誠信體系的不健全,嚴格的法律法規只能是“亡羊補牢”,建立公正、透明、可查的生產流程與監控督查體系,才能有效解決百姓安全感缺失問題。正如深圳市防偽協會會長、深圳市華德防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振林曾談到的:食品藥品生產過程的公開、透明、可追溯性及物流運輸環節的公開、透明、保真,是解決誠信危機的有效方法。利用、不可仿造、不可重復利用的防偽包裝技術及互聯網信息技術,保證食品從生產加工到倉儲再到賣場,zui后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非常重要。
印刷包裝業做好“良心市場”
食品藥品生產流程,包括食品藥品的生產、加工、包裝、物流、銷售等環節。印刷包裝業者,在此過程中亦承擔著重要環節。食品藥品的包裝,包裝外觀的設計、包裝材質的選用、包裝印刷工藝的實現、包裝機械器材的選配等細分工序都對產品zui終流向市場有著重要影響。
印刷包裝業者,如何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做好食品藥品印包這一“良心市場”?筆者認為以下幾方面將大有可為:
一、 柔印等環保綠色印刷。在食品藥品的包裝,特別是直接接觸的包裝介質,應選擇環保、無毒的印刷解決方案。如無毒的水性油墨、UV油墨,可降解可食用的新型包裝材料等。
二、 防偽印刷包裝技術。通過印刷包裝技術,保證產品的*性,從而降低市場上以次充好、以假替真的可能性。目前國家與印刷行業一起積極推動的藥品電子監管碼,就是保證產品可追溯性和*性的重要舉措。
三、 小包裝配解決方案。小包裝有利于延長保質期,也便于包裝破損、變質等問題出現后的檢測和退換貨,如果可做到小包裝裝配與產品利潤的平衡,相信在市場上將具有長足競爭力。
四、 簡約與創意并重的包裝。對包裝的重視,并非將包裝推向“過度”,而應該堅持合情合理的簡約包裝理念,重創意而輕繁瑣,在材質、方式簡約大眾的基礎上,以創意贏市場,避免“過度包裝”。
做好食品藥品包裝,不僅是展示企業的技術水平,更體現企業的社會“良心”、體現國家的道德底線。印刷包裝的“良心市場”,需要一大批“有良心”的企業和個人來共同經營。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