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冰商貿有限公司——談環境監測的作用和目的
一、環境監測的基本概念
環境監測(Environmental monitoring):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
二、環境監測的目的、分類和原則
(一) 環境測量的目的
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
具體歸納為:
1、 根據環境質量標準評價環境質量;
2、 根據污染分布情況,追蹤尋找污染源,為實現監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據;
3、 收集本底數據,積累長期監測資料,為研究環境容量、實施總量控制和目標管理、預測預報環境質量提供數據;
4、 為保護人類健康、保護環境,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制訂環境法規、標準、規劃等服務。
(二) 環境監測的分類
1、 按監測目的或監測任務劃分
(1)、監視性監測(例行監測、常規監測)
包括對污染源的監測和環境質量監測,以確定環境質量及污染源狀況,評價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環境標準實施情況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展。
(2)、特定目的監測(特例監測、應急監測)
①污染事故監測 ②糾紛仲裁監測
③考核驗證監測 ④咨詢服務監測
(3)、研究性監測(科研監測)
2、按監測介質或對象分類
可分為水質監測、空氣監測、土壤監測、固體廢物監測、生物監測、噪聲和振動監測、電磁輻射監測、放射性監測、熱監測、光監測、衛生(病原體、病毒、寄生蟲等)監測等。
(三) 環境監測的原則
1、 環境優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在環境監測中,優先選擇的污染物稱為環境優先污染物。
優先污染物特點:難以降解、在環境中有一定殘留水平、出現頻率較高、具有生物積累性、三致物質、毒性較大或潛在危害性較大以及現代已有檢出方法的
2、 優先監測:對優先污染物進行的監測。
△ 美國zui早開展優先監測:水體中129種,空氣中43種。
△ 前蘇聯:水體中664種,空氣中1122種
△ “中國環境優先污染物黑名單”包括:14種化學類別共68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有機物占58種。
環境污染物的特性
一、環境污染物的自然性
二、環境污染物的擴散性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狀態和性質不同,其在環境中的擴散速度和影響范圍也有較大的差異。擴散性強的污染物,有可能造成大范圍以致性的污染。
了解污染物的擴散性,有助于在監測中合理地布置測點。防止盲目性,并可節省人力、物力。
三、環境污染物的毒性
四、環境污染物的活性和持久性
污染物的活性和持久性是指它們在環境中的穩定程度和持續時間。
五、環境污染物的生物可分解性和生物積累性
環境污染的特征
一、環境污染與時間、空間、含量的關系
(一)環境污染的時間分布
(二)污染物的空間分布
(三)環境污染與污染物含量之間的關系
環境監測技術簡介
△ 目前的監測技術:離線式實驗室測試。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GC-MS等)(常規監測)
△ 發展的方向(應急監測等)
快速、現場、在線
環境遙感監測技術
△ 遙感監測就是對一段距離以外的目標物或現象進行觀測,是一種不直接接觸目標物或現象而能收集信息,對其進行識別、分析、判斷的更高自動化的監測手段。
△ 對環境污染進行遙感監測的主要方法有攝影、紅外掃描、相關光譜和激光雷達探測。
環境遙感監測技術
△ 1)大尺度同步觀測
△ 2)獲取時間快,數據的實時性好,測圖周期大大縮短
△ 3)周期性(動態監測)
△ 4)綜合性:三維空間便于全面深入地觀察和分析問題。
環境遙感的應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