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干細胞(CSC)能夠通過自我更新和分化,啟動并維持癌癥的發生和發展。人們已經在越來越多的腫瘤中分離和鑒定到了癌癥干細胞,比如結腸癌、肝癌、乳腺癌和胰腺癌。
肝癌是一種預后很差的常見惡性腫瘤。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每年約有11萬人死于這種疾病。肝細胞癌(HCC)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這種癌癥惡性程度很高,對化療藥物高度抵抗。人們普遍認為,肝癌干細胞對HCC的耐藥性有很大貢獻。
上海交大的研究團隊zui近在Cancer Research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NRBP2過表達可以通過Akt信號通路提高HCC對化療的敏感性。這篇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上海交大醫學院的李錦軍(Jinjun Li)研究員。
研究人員發現,CD133+ HCC CSC下調了NRBP2的表達水平。與HCC患者的癌組織相比,非癌組織表達更高水平的NRBP2。此外,NRBP2高水平表達往往意味著患者的預后情況較好。研究顯示,NRBP2與一些干性基因負相關。NRBP2表達水平升高可以下調HCC的CK19,進而抑制HCC細胞的干性和腫瘤形成能力。
進一步研究表明,過表達NRBP2可以減少sorafenib對HCC細胞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而且NRBP2的表達水平與HCC對化療藥物的抵抗負相關,包括順鉑和Akt抑制劑perifosine。研究還指出,過表達NRBP2通過Akt信號通路起作用,由此提高HCC的化療敏感性。
人們一直不太了解肝癌干細胞是如何進行自我更新和分化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鑒定了一種支持肝癌干細胞自我更新的lncRNA(lnc-β-Catm)。這項重要研究成果于五月三十日發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志上,文章通訊作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范祖森(Zusen Fan)研究員。
低氧微環境是HCC侵襲和轉移的強大推動力。*,HIF-1α(低氧誘導因子)是低氧應答的關鍵轉錄調節子,能夠誘導多個靶基因表達,涉及HCC轉移的不同階段。鑒定這些靶基因對于理解HCC轉移的分子機制至關重要。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的研究團隊在HCC中鑒定了HIF-1α的重要靶基因,為HCC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靶標。
煙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是維生素B3的一種衍生物。科學家們證實,補充這種物質能夠阻止小鼠肝癌的發展,誘使腫瘤退縮。他們建立了*能真實重現HCC發展的小鼠模型。研究顯示,在HCC初期的DNA受損階段,富含煙酰胺核糖的飲食能夠為小鼠提供保護。而且這樣的飲食對于已經患上HCC的小鼠也有療效。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