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溶血補體試劑盒,借經典溶血反應原理,測血清補體活性。經規范采樣、加樣等操作,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用于自身免疫病診斷、感染病研究與免疫學探究 。
人溶血補體試劑盒介紹
人溶血補體試劑盒是用于體外檢測人血清中溶血補體活性的專業工具,在免疫學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以及相關病理機制探究等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
檢測原理
該試劑盒主要基于經典溶血反應原理。試劑盒中含有經綿羊紅細胞(SRBC)致敏的抗體。當加入待測人血清樣本時,血清中的補體系統被激活,補體成分依次參與反應,最終形成膜攻擊復合物(MAC)。MAC 可在致敏的 SRBC 膜上打孔,導致紅細胞破裂溶血。通過觀察一定時間內紅細胞溶血的程度,可間接反映血清中補體的活性。具體檢測方法常采用比色法,在特定波長下測定溶血反應后上清液的吸光度,吸光度值與溶血程度呈正相關,進而與補體活性呈正相關。同時,試劑盒內通常配備標準品,通過繪制標準曲線,能更精準地定量補體活性。
使用方法
樣本采集:采集適量人靜脈血,室溫靜置待血液自然凝固后,離心分離獲取血清樣本。采集過程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避免樣本污染,采集后的血清樣本若不能及時檢測,應妥善保存于 - 20℃冰箱,防止補體活性喪失。
試劑盒準備:從冰箱取出試劑盒,室溫(20℃ - 25℃)平衡 30 分鐘,使試劑盒內各試劑溫度均勻。同時準備好移液器、試管、離心機、酶標儀等實驗器材,并檢查其性能是否正常。
加樣與反應:按照試劑盒說明書,依次將標準品、待測血清樣本以及試劑盒中的其他試劑(如致敏 SRBC 懸液、緩沖液等)加入試管中,輕輕混勻,然后將試管置于 37℃恒溫水浴箱中孵育一定時間,讓補體激活并引發溶血反應。
離心與檢測:孵育結束后,將試管離心,使未溶血的紅細胞沉淀,取上清液轉移至酶標板相應孔中。使用酶標儀在規定波長下測定各孔上清液的吸光度值。
結果計算:根據標準品的吸光度值繪制標準曲線,再依據待測樣本的吸光度值,從標準曲線上查得對應的補體活性數值,從而完成對樣本中溶血補體活性的定量檢測。
性能特點
高靈敏度:能夠檢測到血清中極微量補體活性的變化,有助于早期發現免疫系統異常及相關疾病的潛在風險。
特異性強:基于特定的致敏 SRBC 與補體的反應體系,有效避免其他物質干擾,精準檢測補體活性,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穩定性好:試劑盒在規定保存條件下,各試劑性能穩定,多次檢測同一批樣本,結果重復性良好,為科研及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應用場景
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在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患者血清補體水平常出現異常變化。通過檢測溶血補體活性,可輔助疾病診斷、病情監測及治療效果評估。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期,補體 C3、C4 水平常降低,溶血補體活性也隨之下降。
感染性疾病研究:某些病原體感染人體后,會影響補體系統的激活與調節。檢測溶血補體活性有助于了解感染過程中機體免疫反應狀態,為感染性疾病的診療提供參考。
免疫學基礎研究:在探究補體系統的生理功能、作用機制以及與其他免疫細胞和分子的相互關系等方面,人溶血補體ELISA是重要的實驗工具,推動免疫學基礎研究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