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工業車間的除濕機該怎么購買的詳細信息: 現在這個季節是南方回潮天,也就是說現在非常的潮濕在車間里面,生產要想好好的生產就必須要把潮氣給緩解了,因為畢竟在車間里面如果出現潮濕的問題,對于產品的生產是會有非常大的問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問題,車間相當潮濕,使用除濕機可以給車間進行除濕處理,這樣的話潮濕的車間潮氣被抽走了,車間就變得很干燥,生產方便。
正島ZD-8240C工業除濕機適用面積180-240平方米左右,除濕量為240公斤/天,具有除濕性能穩定,除濕*以及低能耗,低噪音等特點。 廣泛應用于食品廠、超市、檔案室、資料室、圖書館、電腦房、精密儀器室、醫院及貴重物品倉庫等場所,使電子產品、光學儀器、精密設備、檔案資料等避免了潮濕、霉變的噩運。 |
:0571- 8673 1596 139 5811 5553 |
歡迎您工業除濕機的詳細信息!工業除濕機的種類有很多,不同品牌的工業除濕機價格及應用范圍也會有細微的差別,而我們將會為您提供優質的產品和*的售后服務。
正島ZD-8240C工業除濕機技術參數:
型 號 | ZD-8240C |
除 濕 量 | 240升/天 |
控制方式 | 濕度智能設定 |
適用面積 | 180 ~ 240 |
適用溫度 | 5~38℃ |
電 源 | 380V~50Hz |
輸入功率 | 4900w |
自動檢測 | 有* 一目了然 |
排水方式 | 塑膠軟管 連續排水 |
循環風量 | 3000 m3 |
運轉噪音 | 52dB |
智能保護 | 三分鐘延時 壓縮機啟動 |
設備重量 | 160kg |
活性碳濾網 | 標 配 |
體積(寬深高) | 770×470×1650mm |
查看更多工業除濕機的詳細信息盡在:正島電器
正島ZD-8240C工業除濕機及ZD系列空氣除濕機產品六大核心配置優勢:
![]() | 優勢一:【整機內結構精巧】 機組框架結構精巧,管路布置合理有序;采用風系統和制冷系統相對獨立的結構,便于維修保養。 | ![]() | 優勢二:【高效節能壓縮機】 機組制冷系統采用品牌渦旋式壓縮機和綠色環保制冷劑,更具高效、節能、環保、*等特點。 |
![]() | 優勢三:【配套內螺紋銅管】 機組優化后的熱交換器,配以高親水性能的鋁翅片套內螺紋銅管, 熱交換充分;人性化的設計,智能調節簡易。 | ![]() | 優勢四:【大風量高效風機】 機組選用工業通風外轉子低噪音大風量高效風機,雙離心風輪空氣循環系統,體積小,效率高,噪聲低,運轉平穩。 |
![]() | 優勢五:【微電腦自動控制】 機組配有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日本神榮高精度溫濕度傳感器,全自動控制面板,人機對話界面,智能化輕觸式按鍵操作。 | ![]() | 優勢六:【配多重安全保護】 機組電氣組件如空氣開關,交流接觸器和熱繼電器等均采用品牌,并配置高低壓、過載、欠壓逆壓等安全保護裝置。 |
您可能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1. 工業抽濕機(ZD-8138C)
2. 工業干燥機(ZD-8166C)
3.車間除濕機(ZD-890C)
4. 倉庫抽濕機(ZD-8168C)
5. 倉庫除濕機(ZD-8240C)
工業車間在面對潮濕環境的時候一直都是力不從心的,所以就只能推薦在潮濕的車間里面使用除濕機給車間一個好的環境了。以上關于工業除濕機的相關信息是正島電器為大家提供的全部內容,您可以在這里正島電器,更詳細地了解工業除濕機的規格、型號、報價等產品相關信息,我們將為您提供zui有價值的參考建議,歡迎!
關于工業車間的除濕機該怎么購買的相關資訊:
近日,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到2020年,政府對于新能源車的補貼可能會全部取消。如果這一消息屬實,將意味著5年后所有新能源汽車將和傳統汽車面對同等市場競爭,拼各自的“性價比"。
5年,這可能嗎?王秉剛的論據是,現有的補貼不是太低了,而是太高了,導致很多企業“跟著補貼走",或躺在補貼上睡大覺,“沒有任何一個產業能夠靠補貼長期維持,如果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補貼之后,還沒有涌現出幾個拔尖的企業,說明這條路就是行不通的。"
從規模上來看,2020年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在情理之中——按照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如果真能達到500萬輛的規模,補貼確實不再那么重要。畢竟,財政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出發點是,加快產業化進程,使新能源汽車大面積推廣普及。
問題是,5年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規模能否達到這一目標?產品力并非是決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惟一因素,相關的基礎設施、人們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后續的服務與技術保障都將決定新能源汽車能走多遠。而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產品消費的補貼,則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著車企和消費者的判斷。
目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助標準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并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確定。當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后,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準。這便是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機制,世界上多數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遵循了這一原則。
筆者認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能“一刀切"式的全部取消,也不能像現在一樣,只要上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就給予補貼。可以嘗試的做法是,5年后,對于那些已經成熟的,可以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的新能源汽車,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純電動汽車取消補貼;對那些*的、尚處在發展初期的技術,如燃料電池汽車或其他更*的新能源汽車,仍應通過財政補貼,傳遞一種創新導向和支持信號,就如日本大力補貼支持豐田mirai一樣。
與此同時,對于后續一些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工程項目,一些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突破,還應繼續給予財政支持;對于充電樁、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補貼也不應以5年為期,而應繼續通過多種方式加以扶持。此外,在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方面,也應該打破地域保護,給那些代表著*技術的產品予以鼓勵,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對本地生產的產品給予更多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