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校準次級血漿參考制劑中的抗凝血酶功能活性和抗原水平。
1.預期用途
第三個抗凝血酶血漿國際標準由編碼為08/258的安瓿組成,其中含有約1ml凍干的正常人血漿等分試樣。該制劑由世界衛生組織生物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于2010年制定,作為血漿抗凝血酶的第三個國際標準,主要用于校準次級血漿參考制劑中的抗凝血酶功能活性和抗原水平。
2.小心
這種制劑不適用于人類或人類食物鏈中的動物。
該制劑含有人類來源的物質,最終產品或其來源的源材料經過檢測,HBsAg、抗-HIV和HCV RNA均為陰性。與所有生物來源的物質一樣,該制劑應被視為對健康有潛在危害。應按照您自己實驗室的安全程序使用和丟棄。此類安全程序應包括戴防護手套和避免產生氣溶膠。打開安瓿或小瓶時應小心,避免割傷。
3.單位面積
該標準由13個國家的24個實驗室根據第二次血漿抗凝血酶IS 93/768進行校準,使用活性(肝素輔因子)和抗原測定。它被分配了以下效力:功能:每安瓿0.95 IU;抗原:0.96IU/安瓿。價值分配程序的詳細信息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BS/102146號文件。
不確定性:指定的單位不包含與其校準相關的不確定性。因此,不確定度可被視為安瓿含量的方差,確定為+/-0.16%。
4.內容
生物材料原產國:英國。
從威爾士血液服務局CPD腺嘌呤中收集的45名捐獻者的血漿用HEPES緩沖至0.05 M,合并并以1ml的量分配到安瓿中,在國際生物標準的條件下填充并冷凍干燥1。每一份捐贈都經過檢測,發現抗艾滋病病毒1/2、HBsAg和抗丙型肝炎均為陰性。
5.儲存
未開封的安瓿應存放在-20°C或以下的黑暗中。
請注意:由于凍干材料的固有穩定性,NIBSC可能會在環境溫度下運輸這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