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顯微鏡出現異常時如何處理
閱讀:950 發布時間:2023-4-18
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高級的表面形貌分析儀器,廣泛用于表面形貌分析、磨損分析、物質力學性能分析等方面。它的精密性和高靈敏度使得樣品的污染、探針的損壞等情況可能導致探針出現異常。那么在出現異常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1.停止使用并進行檢查
如果探針出現異常,第一時間應當停止使用,然后對探針進行檢查。探針異常的原因可能是探針尖的損壞或者是污染。對于器件的操作者,需要對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進行嚴格遵守,減少探針的損壞或者污染情況的發生。
2.完善探針的制備條件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出現異常的情況,需要完善探針的制備條件,使用新鮮的探針,同時要避免將手指等暴露在探針及樣品之內,避免污染的發生。
3.清洗和保養
觀測前及觀察結束后,必須對探針時行清洗和保養。清洗是為了去除污染和損壞等不利因素,而保養是為了保護探針尖的形狀及尖表面的自潔性。對探針進行清洗和保養時需要遵循器具制造商提供的清洗洗滌劑配方,清洗流程及特別注意事項。操作人員應保證環境的清潔,減少與探針接觸的頻次及其不良因素的影響。
4.更換探針
如果以上方法無法解決探針異常的情況,需要更換探針。如果使用的是自制探針,需要確保鉑金屬線的制備和清洗條件,盡量避免污染和損傷。建議使用商業生產的探針,保證探針質量,減少人為制備的難度和不利影響。
總結
原子力顯微鏡作為一種高級的表面形貌分析儀器,其探針很容易受到樣品污染或探針尖的損壞而產生異常。此時,應停止使用并進行檢查。同時,需要完善探針的制備條件,進行清洗和保養,減少異常情況的發生。最后,如出現異常且無法處理,需要及時更換探針,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