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化合物發現、篩選、化合物結構優化-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今天昊然生物小編介紹昊然科研新方向: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之先導化合物篩選以及結構優化,一起看看吧: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定義及相關內容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方法(CADD)是藥物分子設計的基礎.主要以計算機化學為主要支撐,經過計算機基本工作,模擬、計算和預算藥物的大分子數量,與候選化合物相比較,發現和選定藥物中的新化合物,對其進行合理的藥物研發設計。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與優化。
先導化合物:
是指通過生物測定從候選化合物中發現和選定的具有某種藥物活性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穎的化學結構,并有衍生化和改變結構發展潛力,可用作研究模型,經過結構優化,開發出新藥品種。
其發現途徑有四條:
1.從天然產物活性成分中發現先導化合物。從植物中提取、分離,可以得到紫杉醇;從動物和微生物中分離提取,得到鏈霉素等。
2. 通過分子生物學途徑發現先導化合物。
3.從代謝產物中發現先導化合物。4.從臨床藥物的副作用或者老藥新用途中發現。根據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現新的先導化合物。
先導化合物篩選:
(1)非抗菌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篩選。采用重組微生物技術篩選非抗菌活性先導化合物具有優勢。以重組微生物技術為基礎的靶位篩選系統是將編碼外源靶蛋白的基因克隆,轉移到宿主(微生物)體內并進行表達,再采用經典方法對重組微生物的特性(如存活)進行評價。
(2)抗癌活性天然先導化合物的篩選。
(3)抗氧化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篩選。
先導化合物的優化:
先導化合物存在缺陷,如活性不夠高,化學結構不穩定,毒性較大,選擇性不好,藥代動力學性質不合理等等,對先導化合物進行化學修飾,進一步優化使之發展為理想的藥物,這一過程稱為先導化合物的優化。
先導化合物可以通過改變代謝途徑提高代謝穩定性;結構修飾降低潛在毒性;通過化學修飾改善水溶性;改善化合物的血腦屏障通透性;降低藥物hERG心臟毒性;改善化合物血漿穩定性等方法進行優化。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相關內容:
藥物發現
藥物靶點預測
藥物靶標發現
藥物設計服務
靶標預測服務
藥物虛擬篩選
藥物/小分子定制合成
活性/藥物篩選
虛擬新藥篩選服務
昊然生物僅用于科研,RL2023.4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