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纏繞成型制品常見的缺陷、原因和解決措施
濕法纏繞成型制品常見的缺陷、原因和解決措施:
一 制品中的氣泡
①纏繞時速度太快、玻璃絲和布沒有浸透,將空氣帶存留于纏繞制品,因此要調整速度,使之浸透,并用刮膠板將其余膠刮去。
②膠液黏度太大,卷入的空氣泡不易被趕出,應降低浸膠黏度。
③增強材料浸潤性差,紗和織物選擇不當以及預烘不夠。
④操作工藝不當,應按環氧膠的配方,選擇合適的浸膠、刮膠、纏繞角度,纏繞速度等工藝參數。
⑤固化凝膠工藝參數掌握不當,升溫太快,凝膠太快造成纏繞成型制品的低分子物不能及時排出,特別是濕法纏繞成型工藝更應精心掌握。
二 制品分層
①纖維含水量或含蠟量大,應進行熱處理去蠟、去潮。
②纏繞成品松散或多孔,應調整纏繞張力,并應檢測環氧膠的配方比是否恰當。
③含膠量太低,膠液黏度低,纖維難以浸上合適的膠量。
④配方不當,導致黏結性差。
⑤固化不當,固化度低,導致黏結性差;固化太快導致局部過熱,引起內應力,制品開裂分層。
三 制品表面發黏
①固化不*,應調整固化參數及增加后處理。
②配料有誤,固化劑和環氧樹脂比失調而導致。
四 機電性能不合格
①機電性能不合格主要是膠與增強材料的比例不當或工藝操作參數選擇不當。
②固化溫度與時間參數的設定不當。
③測量儀器的故障與校正問題。
(5)成品脫模困難模具未涂脫模劑或固化不*。
(6)成品外觀顏色不均勻膠量分布不均勻或烘爐溫度不均勻,或被烘物靠烘箱壁近的一側發生顏色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