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周期 | 現貨 | 應用領域 | 化工,能源,電子/電池,電氣,綜合 |
---|---|---|---|
主要用途 | UPS蓄電池 |
東洋蓄電池6FM17 直流屏12V17AH 使用說明
![]() |
參考價 | ¥90-¥1130 |
12V7AH | 90元 | 300 件 可售 |
12V12AH | 150元 | 300 件 可售 |
12V17AH | 190元 | 300 件 可售 |
更新時間:2021-07-26 16:59:16瀏覽次數:528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東洋蓄電池6FM17 直流屏12V17AH 使用說明
東洋蓄電池6FM17 直流屏12V17AH 使用說明
廣州恒達途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廣州恒達蓄電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全權擁有商標“JAPATOYO"(東洋),座落在美麗的珠江三角洲,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安全(Safe)"一般來看,就是“不出事故"。但這是一個概念,事實上,沒有不出事故的社會,“安全"是不可能的。
因此,科學地看待“安全性"或“安全措施",用這個詞來取代“安全"這個詞。那這種措施是針對什么呢?在IEC61508-1998與GB/T20438.1-2006中的“安全性或安全措施概念"是“不存在、不可接受的風險"。通過這個定義,把“安全"的概念轉化為“安全措施",使“風險"降到可接受的程度,而“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風險控制的步驟
風險控制的步驟如下:
(1)要確定受控制設備(EUC)的范圍,及其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
(2)找出EUC與外部環境作用的“危險點",對危險點計算或評估出其風險,是全面的計算“風險",而不只是簡單地計算MTBF。事實上,MTBF是必要技術條件而不是充分技術條件。
(3)明確上述風險在規則、標準中的目標,比較EUC危險點的風險值與法規允許風險值的差值,采取安全措施,這就是“安全措施"的操作程序,其概念可用圖2表示。
由此明確“安全措施(Safety)"的概念就可看出前述的用MTBF為300年供電系統來保障100kW的UPS供電,既是浪費的,也存在著其它風險,卻未能確保其安全性。由此可以深入到安全措施的完整性這一概念。
本公司主要生產各類蓄電池和與蓄電池相關的電源產品UPS、直流屏、充電機、逆變器、充放電機、太陽能控制器等)電源產品。蓄電池產品有本公司有26大系列產品、2866個規格::1、CTDN系列納米電池;2、S系列硅能電池;3、E系列鉛晶電池;4、6GFMT系列深循環太陽能電池;5、JT系列太陽能膠體免維護電池;5、J系列膠體免維護蓄電池(含FMJ、GFMJ系列);6、GFM系列固定型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含6GFM和GFM);7、FM系列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8、6CTDM深循環動力免維護電池;9、MF系列啟動蓄電池;10、OPzS系列電池;11、OPzV閥控密封免維護管式正膠體電池;12、6GFMJ系列膠體免維護蓄電池;13、GN、GNZ、GNC系列鎘鎳電池;14、船用電池;15、UXL系列長壽命蓄電池;16、牽引蓄電池;17、航空、航天、核電站、稀土電池;18、H系列高功率蓄電池。19、CTDL系列鋰電池;20、卷繞電池;21、碳電池、22、高密度聚合物電池;23、NH系列鎳氫電池等。與蓄電池相關的電源產品有:1、UPS、逆變器;2、直流屏;3、充電機4、蓄電池充放電設備:5、蓄電池監控(巡檢儀)、活化、內阻檢測儀器設備;6、蓄電池箱(柜、架)、聯線等與蓄電池配套的產品.蓄電池年產量達396萬KVAH,為蓄電池生產基地之一。本公司引進美國、德國及澳大利亞全套自動化設備生產,并設有產品檢測中心和蓄電池研究院,配備德國檢測設備“BAIRD"直讀光譜儀、迪卡龍震動測試機、萬能電池測試機、大電流放電測試機等*檢測設備,對生產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進行嚴密的監控,裝備水平居同行業*并符合環保要求。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輪船、軍艦、二炮、發電廠、變電站、太陽能光伏系統、UPS不間斷電源供應系統、EPS安防電源應急照明系統、通訊系統、醫療、儀器儀表、發動機啟動、汽車啟動、電動車輛、牽引車輛、電動工具等。
以規則、標準和法規來化
解用戶風險
目前工程責任人的“高風險"就是現在對事故防范于未然的過程。沒有規則的道德防范、標準的技術防范、法規的行為防范,而只有事后法律的懲罰,令工程責任人處于困境,這是沒有進行長期市場建設積累的后果(見圖1)。
(1)用市場的規則來降低用戶風險
市場建設是從計劃經濟的行政干預過渡到市場經濟中*的程序。產品的第三方檢驗、測試實驗室、技術推廣與培訓中心以及那些制造商與用戶技術溝通的、非贏利的不代表某家公司利益的組織等等是市場規則的運行者。媒體在其中也作為一個重要的中立組織來運行上述規則。這些規則的運行者是“非盈利機構和個人"。用戶與制造商可以從這些組織得到真實客觀的知識,來分擔他們的風險。當然,其成本應由咨詢受益者支付。
(2)用標準化來界定用戶風險
這首先是由有信譽的標準化機構來界定,在中國是政府機構,如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與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相應授權的測試實驗室、第三方檢驗、鑒定、認可、認證機構。
(3)用國家標準來化解責任人的風險
如果工程負責人的行為是按照規則與標準化程序來行事,那就降低和限定了風險。如果這種降低與限定是符合國家標準GB或GB/T的,那么對工程與制造責任人的職業風險就會化解到安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