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做久久久久久坡多野结衣-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浪潮-性欲影院-性影院-国产精品线路一线路二-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上海壹僑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FILA,DEBOLD,ESTA,baumer,bernstein,bucher,PILZ,camozzi,schmalz

8

聯系電話

13370032884

您現在的位置: 上海壹僑國際貿易有限公司>>INA>> INA 軸承INA 備件 DU 35X39X30

公司信息

人:
張奇凡
話:
021-69513882-805
機:
13370032884
真:
址:
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2038號華拓大廈410室
編:
址:
www.onebridge.cn/
鋪:
http://www.iqjiance.com/st374967/
給他留言
INA 軸承INA 備件 DU 35X39X30
INA 軸承INA 備件 DU 35X39X30
參考價 面議
具體成交價以合同協議為準
  • 型號
  • 品牌 其他品牌
  • 廠商性質 經銷商
  • 所在地 上海市

更新時間:2025-06-23 08:11:18瀏覽次數:379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簡單介紹】
產地類別 進口 應用領域 生物產業,地礦
INA 德國的機械設備制造業的結構以中型企業為主,產品種類豐富。只有2%的企業擁有的員工超過1000人,很多機械公司為私人所有的家族企業,以小批量產品制造為主。只有幾個專業領域的標準產品,如軸承,是以大批量進行生產的。INA 軸承INA 備件 DU 35X39X30
【詳細說明】


INA 角接觸球軸承 3816-2RS

INA 角接觸球軸承 3816-2RS

INA 備件 SL182952
INA 軸承 RAE25NPP
INA 軸承 KGHK-20-PP-AS
INA 軸承 KP-16-PP
INA 直線滑塊 87Y02KWU35EC2FA550.2
INA 軸承 NATR 12PPX
INA 備件 bearing plate PMEY 25
INA 軸承 軸承 3806-2Z
INA 備件 DU 35X39X30
INA 軸承 LR2032-B
INA 軸承 KP30PPX
INA 軸承 NUTR 45100
INA 軸承 INA 01/NZ ZARN 60120 TN NA SFD
INA 滾子 NATR5-PP
INA 軸承 TSUW12 L=885 C5=30/30
INA 軸承 ZM20 M20*1
INA 備件 30*40*4
INA 凸輪軸承隨動器 KRV 16 PP
INA 軸承 NA4907
INA 密封圈 ANELLO DI TENUTA G8X12X3
INA 配件 PHUSE 25
INA 軸承墊圈 AS 2035
INA 導軌 TKVD25/2380
INA 備件 ISO 3228 PBY 17
INA 備件 CP1528
INA 內環 IR 55x 63x45
INA 備件 PBY 17
INA 備件 DU 50X55X50
INA 備件 RATR 25
INA 法蘭軸承 FLCTE-15
INA 導軌 TSUW16
INA 角接觸球軸承 3818-2RS
INA 配件 RMEY20-N
INA 軸承 NA6908
INA 軸承 LFR5206-20KDD
INA 備件 NUKR 72 A
INA 軸承 KRE62PP 軸承
INA 角接觸球軸承 3816-2RS
INA 軸承座 Paliers ref Y-LP-PME-25-N
INA 配件 PBY 25
INA 軸承 F-560416
INA 軸承 GE40-KRR-B INA455 LOV
INA 備件 GRAE 40 NPPB A H08
INA 直線導軌軸承 RUE-55D-FE-W1/500-40/40
INA 滾輪軸承 NUTR45100A  滾輪軸承
INA 備件 SMAD KOE   6172048
INA 備件 AXK1730
INA 滑塊 F-303359.KWVE30-HL-G4-SMDE-302
INA 軸 LS20-0320-AL1-K-PC-Z1-G1=G2=40
INA 備件 TSUW 12 L=  960 C5=30/30
INA 軸承 PERFOLLEECC.KRE-32-PP
INA 軸承墊圈 AS 0821
INA 配件 PMEY 20
INA 軸承 NKIS40
INA 軸承 RAE50-NPP-FA106 軸承
INA 備件 PCJT 20
INA 軸承 29412E
INA 絲桿 198400-0101-01
INA 配件 GAR 12 UK
INA 軸承凸緣 Ovl PCJT-35
INA 滑動軸承 009-529-829
INA 夾鉗穩壓閥 ZKLF2068.2RS  PE/GERMANY02
INA 軸承 SL192320  C3 軸承
INA 軸承 NATR10-PP
INA 備件 25 PASE 25
INA 軸承 011828
INA 軸承 INA 04 L5 RUS 26126 GR3
INA 軸承 ZARN2062LTN  838984
INA 軸承 KRE-19-PP
INA 軸承 LFR 5206-20  KDD
INA 止推軸承 PSHE25-N
INA 軸承 NA49/22
INA 配件 GE 17 DO 2RS
INA 備件 PWTR30-2RS
INA 軸承 KP35-PP
INA 軌道 KUSE55-L-W2-G2-V2/4620-30/30
INA 墊圈 AS0515
INA 直線軸承 HG-25
INA 軸承 TSUW12 L=1200 C5=30/45
INA 軸承 NK25-20
INA 導軌 F-319360.01-0031/FWN176
INA 軸承 ZKLF2575.2RS  886910
INA 軸承 RCJ75
INA 軸承 TSUW12 L=1260 C5=30/30
INA 軸承 NA22/6.2RS
INA 軸承 KH0824PP
INA 軸承 LEZ25*28 A1
INA 導軌 TSUW12 L=525 C5=37.51 37.5
INA 備件 DU 25X28X30
INA 軸承 37*32*20-Assembly with the
INA 備件 RMEY20-N
INA 軸承 RCJY65
INA 軸 W10軸
INA 軸承 GE 35-KRR-B INA45 SLOV
INA 軸承 KR32-PP
INA 直線軸承滑塊 KWE 25 H
INA 備件 PASE 40
INA 印刷機軸承 F-56202
INA 凸輪滾子 KR26
INA 鑄鐵球軸承 PSHE 30
INA 備件 NKX60

hydac    0030D010BN4HC
hydac    0240D010BN4HC
SIKO    IG06-1530-AXX-127-PP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INA—Schaeffler舍弗勒集團旗下品牌。數十年來,INA公司代表著創新的應用解決方案,高水平的工程和制造技術、以及對客戶的密切關注。威廉•舍弗勒博士和喬治•舍弗勒博士兄弟于1946年在Herzogenaurach創立公司,已逐漸發展成為滾動軸承的制造企業和汽車行業的供應商。公司的成功歷史源自1949年由喬治•舍弗勒博士研發的滾針軸承和保持架組件,這是幫助滾針軸承實現可靠性和性能技術突破的一項創新發明。1952年,INA的滾針軸承替代原有了滑動軸承,用于大眾甲殼蟲變速箱,由此為汽車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標志著INA在汽車行業成功的開始。幾乎所有的現代客車都裝有INA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部件。可變配氣相位正時系統和液壓挺桿使現代汽車發動機性能更強、油耗和排放量降低、并具備更高的駕駛舒適度。INA的軸承、發動機零部件和直線技術的高品質和可靠性使其這一品牌成為之名客戶*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INA—Schaeffler舍弗勒集團旗下品牌。數十年來,INA公司代表著創新的應用解決方案,高水平的工程和制造技術、以及對客戶的密切關注。威廉•舍弗勒博士和喬治•舍弗勒博士兄弟于1946年在Herzogenaurach創立公司,已逐漸發展成為滾動軸承的制造企業和汽車行業的供應商。公司的成功歷史源自1949年由喬治•舍弗勒博士研發的滾針軸承和保持架組件,這是幫助滾針軸承實現可靠性和性能技術突破的一項創新發明。1952年,INA的滾針軸承替代原有了滑動軸承,用于大眾甲殼蟲變速箱,由此為汽車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標志著INA在汽車行業成功的開始。幾乎所有的現代客車都裝有INA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部件。可變配氣相位正時系統和液壓挺桿使現代汽車發動機性能更強、油耗和排放量降低、并具備更高的駕駛舒適度。INA的軸承、發動機零部件和直線技術的高品質和可靠性使其這一品牌成為之名客戶*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INA—Schaeffler舍弗勒集團旗下品牌。數十年來,INA公司代表著創新的應用解決方案,高水平的工程和制造技術、以及對客戶的密切關注。威廉•舍弗勒博士和喬治•舍弗勒博士兄弟于1946年在Herzogenaurach創立公司,已逐漸發展成為滾動軸承的制造企業和汽車行業的供應商。公司的成功歷史源自1949年由喬治•舍弗勒博士研發的滾針軸承和保持架組件,這是幫助滾針軸承實現可靠性和性能技術突破的一項創新發明。1952年,INA的滾針軸承替代原有了滑動軸承,用于大眾甲殼蟲變速箱,由此為汽車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標志著INA在汽車行業成功的開始。幾乎所有的現代客車都裝有INA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部件。可變配氣相位正時系統和液壓挺桿使現代汽車發動機性能更強、油耗和排放量降低、并具備更高的駕駛舒適度。INA的軸承、發動機零部件和直線技術的高品質和可靠性使其這一品牌成為之名客戶*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INA—Schaeffler舍弗勒集團旗下品牌。數十年來,INA公司代表著創新的應用解決方案,高水平的工程和制造技術、以及對客戶的密切關注。威廉•舍弗勒博士和喬治•舍弗勒博士兄弟于1946年在Herzogenaurach創立公司,已逐漸發展成為滾動軸承的制造企業和汽車行業的供應商。公司的成功歷史源自1949年由喬治•舍弗勒博士研發的滾針軸承和保持架組件,這是幫助滾針軸承實現可靠性和性能技術突破的一項創新發明。1952年,INA的滾針軸承替代原有了滑動軸承,用于大眾甲殼蟲變速箱,由此為汽車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標志著INA在汽車行業成功的開始。幾乎所有的現代客車都裝有INA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部件。可變配氣相位正時系統和液壓挺桿使現代汽車發動機性能更強、油耗和排放量降低、并具備更高的駕駛舒適度。INA的軸承、發動機零部件和直線技術的高品質和可靠性使其這一品牌成為之名客戶*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INA—Schaeffler舍弗勒集團旗下品牌。數十年來,INA公司代表著創新的應用解決方案,高水平的工程和制造技術、以及對客戶的密切關注。威廉•舍弗勒博士和喬治•舍弗勒博士兄弟于1946年在Herzogenaurach創立公司,已逐漸發展成為滾動軸承的制造企業和汽車行業的供應商。公司的成功歷史源自1949年由喬治•舍弗勒博士研發的滾針軸承和保持架組件,這是幫助滾針軸承實現可靠性和性能技術突破的一項創新發明。1952年,INA的滾針軸承替代原有了滑動軸承,用于大眾甲殼蟲變速箱,由此為汽車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標志著INA在汽車行業成功的開始。幾乎所有的現代客車都裝有INA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部件。可變配氣相位正時系統和液壓挺桿使現代汽車發動機性能更強、油耗和排放量降低、并具備更高的駕駛舒適度。INA的軸承、發動機零部件和直線技術的高品質和可靠性使其這一品牌成為之名客戶*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INA—Schaeffler舍弗勒集團旗下品牌。數十年來,INA公司代表著創新的應用解決方案,高水平的工程和制造技術、以及對客戶的密切關注。威廉•舍弗勒博士和喬治•舍弗勒博士兄弟于1946年在Herzogenaurach創立公司,已逐漸發展成為滾動軸承的制造企業和汽車行業的供應商。公司的成功歷史源自1949年由喬治•舍弗勒博士研發的滾針軸承和保持架組件,這是幫助滾針軸承實現可靠性和性能技術突破的一項創新發明。1952年,INA的滾針軸承替代原有了滑動軸承,用于大眾甲殼蟲變速箱,由此為汽車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標志著INA在汽車行業成功的開始。幾乎所有的現代客車都裝有INA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部件。可變配氣相位正時系統和液壓挺桿使現代汽車發動機性能更強、油耗和排放量降低、并具備更高的駕駛舒適度。INA的軸承、發動機零部件和直線技術的高品質和可靠性使其這一品牌成為之名客戶*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2.1 網絡數據包的偵聽

在以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以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局域網上各臺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并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臺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絡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并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于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的網絡管理協議,能夠用于監控和管理網絡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絡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絡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于SNMP來從各個網絡設備獲得各種網絡管理信息,并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后,提供各種網絡管理功能。

在網絡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絡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絡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絡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絡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于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絡監視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于網絡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探測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絡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采集、分析和統計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接口,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絡管理信息。

網絡探測器底層的平臺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絡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局域網。具體的平臺要求是:

硬件系統平臺: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絡模塊;

操作系統平臺:支持網絡功能,能夠接入以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絡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件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常見的以太網環境;

(2)有一個接口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于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產品對比 產品對比 二維碼 在線交流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對比框

在線留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远安县| 且末县| 乌苏市| 齐齐哈尔市| 绿春县| 繁峙县| 太仆寺旗| 武定县| 象州县| 甘德县| 湖南省| 肇源县| 泽州县| 章丘市| 砀山县| 田阳县| 三河市| 马山县| 通州区| 姜堰市| 馆陶县| 磐石市| 吴川市| 吉安市| 大英县| 隆子县| 边坝县| 成武县| 凤山县| 宁强县| 沾化县| 峨眉山市| 武川县| 兴业县| 深圳市| 视频| 三江| 德江县| 杭锦旗|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