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是血氣分析呢?
顧名思義,血氣是指溶解在血液中的O2(氧氣)和CO2(二氧化碳)氣體。
血氣分析是指測定血液中氧分壓(pO2,即血漿中物理狀態的O2產生的壓力)、二氧化碳分壓(pCO2)、血液酸堿度(pH)等參數,然后通過分析判定而了解肺的通氣與換氣功能、呼吸衰竭類型與嚴重程度,以及各種類型的酸堿失衡狀態。
我們為什么要做血氣分析?
血氣分析儀在急診、呼吸衰竭、新生兒窒息等疾病搶救與監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血氣分析可以評估人體呼吸功能及酸堿平衡狀態。
讓醫護人員了解患者的呼吸情況,了解患者肺功能,腎功能情況,判斷患者是否出現呼吸衰竭、內環境紊亂等情況。
血氣分析是提供吸氧或輔助呼吸)的依據,是ICU檢測手段。
另一方面,心衰,腎衰,嚴重糖尿病,嚴重感染,酒精中毒的患者會出現體內酸堿失衡,血氣分析是重要的檢測手段。
綜上所述,血氣分析是監護病情、指導治療、判斷預后的重要監測措施。
隨著急診技術及重癥監護醫學的發展和血氣分析技術應用的普及,血氣分析儀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在醫院急診科、呼吸科、兒科和婦產科、麻醉科等科室中。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血氣分析儀的故事。
血氣分析儀的誕生
說到世界上的第一臺血氣分析儀,就必然要提到雷度米特(Radiometer)。
1952年,歐洲發生了一次嚴重的脊髓灰質炎大爆發,許多兒童死于該病的并發癥—呼吸衰竭。當時這種傳染病的程度不亞于現時的艾滋病或是SARS,死亡率非常高。
由于沒有滿意的呼吸器,臨床醫生只能用手壓橡皮囊進行通氣,病房里立即擠滿了醫學生晝夜不停地擠壓橡皮囊。這使一些病人脫離了病危階段。可是為了搞清楚應當何時開始給病人通氣、何時停止通氣以及給予多大的通氣量,這些都必須知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壓。但當時的檢測技術測量血液pH二氧化碳分壓需要長達2個星期的時間,這給病人及時的診斷和正確的救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Poul Astrup教授,丹麥傳染病醫院化學實驗室的負責人,經過研究發現,可利用特殊的電極來測量PH,并通過換算來測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壓。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血液PH和二氧化碳分壓的檢測速度。在此生死存亡時刻,當時從事無線電技術的雷度公司挺身而出,與Astrup教授合作研發,并于1954年推出臺PH分析儀即Astrup Apparatus E50101,從而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的生命。
到1959年,推出了第一臺檢測PH、pO2、pCO2的分析儀,從此醫院開始測量這些參數來診斷和挽救患者的生命。在其后至今的半個多世紀中,雷度一直遵循著“為危重病人的正確診斷和治療提供*化的血氣分析方案"的使命,專心致力于以血氣分析為主的危重癥檢測領域。從此,雷度與血氣分析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而Astrup教授,也被后人尊為血氣之父。
雷度血氣分析儀的發展史
血氣分析儀在醫院各科室的應用
部分產品簡介
檢測參數
雷度米特(Radiometer)介紹
雷度米特(Radiometer)現在是大的危重癥檢測儀器及相關服務供應商之一。公司創立于1935年,總部設于丹麥哥本哈根,約有員工1700名,分布全球各地,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丹麥雷度還是《財富》美國500強之一丹納赫集團的成員。
自1970年起,丹麥雷度產品開始進入中國市場。2005年,雷度中國分公司正式成立,總部設立在上海,同時在北京和廣州設立辦事處。
60多年前,面對可怕的傳染病,Poul Astrup教授與雷度公司挺身而出,研制出血氣分析儀。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血氣分析儀的各項性能也得到不斷提高。在這幾十年間,血氣分析技術一直在重癥搶救和監護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而雷度公司始終秉承著“無論未來,生命至上"的理念,將“協助醫護人員做出有效的診斷決定"作為公司全體員工共同的目標與使命。正是這份專注與熱枕,使其不斷推進危急癥診斷解決方案的發展,在產品和解決方案上堅持創新和改進,最終樹立了其在相關領域的地位。
未來,東南儀誠將為大家帶來更多醫療器械、實驗室儀器設備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