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供求商機> 四川*35KV變電站真空斷路器
工作原理和結構型式:四川*35KV變電站真空斷路器
2.2.1調壓補償變的工作原理。變壓器分為主體和調壓變兩部分(見圖1產品接線圖)。主體和調壓變連接組合后可以作為一臺完整的變壓器使用,主體為采用單相五柱鐵芯,其中三心柱套線圈,每柱1/3容量,高、中、低壓線圈全部并聯。主體油箱外設調壓補償變,內有調壓和補償雙器身,設置正反調無載分接開關。調壓線圈通過主體低壓線圈勵磁調壓,并連接調壓開關。補償激磁線圈首末端分別與開關K點及引出端連接,其電壓和極性隨開關調壓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并通過電磁耦合帶動與主體低壓線圈串聯的低壓補償線圈的變化,從而實現低壓電壓的補償,使低壓輸出電壓偏差控制在1%以內。產品的低壓和中性點利用主體和調壓變兩部分各自的套管通過外部分裂導線連在一起,并通過調壓補償變相應套管連接到線路。
2.2.2調壓補償變主要結構。①調壓和補償變鐵芯均為兩柱、口字型鐵芯,采用進口高導磁、低損耗優質晶粒取向冷軋硅鋼片疊積,全斜接縫。②調壓變采用兩心柱套線圈的結構。激磁線圈兩柱并聯,為內屏連續式結構,采用組合導線繞制;調壓線圈兩柱并聯,為螺旋式結構,采用自粘換位導線繞制。補償變采用單柱套線圈的結構,低壓補償線圈為螺旋式結構,采用自粘換位導線繞制;補償激磁線圈為連續式結構,采用自粘換位導線繞制。③調壓補償變為自然油循環冷卻的散熱方式,冷卻裝置采用片式散熱器,箱采用平板筒式結構,可以承受真空133Pa、正壓0.1MPa的強度試驗。
3、1000kV變壓器技術參數 從基本設計原理上來說,1000kV主變壓器與常規500kV主變壓器并無差別,都是利用電磁耦合原理進行電能傳輸。但由于本次工程所采用的1000kV主變壓器的工作和試驗電壓*,容量超大,同時基于1000kV特高壓工程的重要影響和意義,1000kV主變壓器與常規500kV自耦變壓器在一些主要技術參數和結構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主要體現在:
3.1絕緣耐受強度。1000kV主變壓器的工作和試驗電壓比常規500kV自耦變壓器都提高了接近一倍,因此必須采用加強的絕緣覆蓋和更大的絕緣距離,同時采用優質的絕緣材料,保證產品的電氣性能和安全運行。
3.2調壓方式及范圍的選擇。常規500kV自耦變壓器大都采取中壓線端調壓,調壓引線和開關的電壓水平為220kV。而1000kV主變壓器的中壓線端為500kV,如果采用中壓線端調壓,調壓和開關的電壓水平將為500kV,這樣不僅給產品的設計、制造造成極大困難,更對產品的安全運行不利。因此,1000kV主變壓器采用了中壓末端,也即中性點調壓的調壓方式。但自耦變壓器的高、中壓為公用中性點,采用中性點調壓時,各分接位置的匝電勢和鐵芯磁通密度將發生變化,也就是變磁通調壓。如果不采取措施,其低壓輸出電壓也將隨分接位置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國內自耦變壓器一般不采用中性點調壓的方式。四川*35KV變電站真空斷路器
3.3低壓補償。如上所述,1000kV主變壓器采取了中性點變磁通調壓的調壓方式,如果不采取措施,其低壓輸出電壓將隨分接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經計算,其變化率大將超過±5%,這是系統運行所不允許的,為了控制這種變化,我們設計了補償繞組來補償低壓電壓,使低壓輸出電壓偏差控制在1%以內。
3.4分箱結構。常規500kV自耦變壓器都為一體式結構,而1000kV主變壓器采用了主體和調壓變分箱的結構。采用這種結構一方面是為了簡化1000kV主體的結構,提高1000kV主體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為了系統的長遠考慮,在需要將無載調壓改造為有載調壓時,可僅對調壓變進行改造,而主體可以在改造過程中單獨繼續運行,提高改造的靈活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