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實驗室有害試劑使用的防護及廢棄物的處理
1 前 言
本著對實驗室和對實驗工作人員健康負責的精神,建立實驗室生物的管理、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使用防護及廢棄物處理規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依據相關條例、要求,結合本實驗室現有條件,制定了日常管理制度、月察制度、放長假檢查制度和應急處理程序及控制措施,從而遏制了生物事件危害的發生或擴大。
2 實驗室化學試劑對人體的危害及防護[1]
化學試劑侵害人體的途徑:吸入、接觸、食入、針刺入、通過破損的皮膚吸收。
2.1 腐蝕性試劑溶液
危害:
(1)這些物質均刺激皮膚,有腐蝕作用,造成化學燒傷或皮膚干燥、發紅、瘙癢、燙傷、水皰和嚴重的痤瘡(氯痤瘡),甚至會導致皮膚癌。
(2)吸入強酸煙霧,刺激呼吸道,甚至會穿過皮膚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導致更為嚴重的損害或疾病。
(3)強酸和強堿會通過揮發氣體腐蝕儀器至損壞。
防護措施:
(1)配制溶液時,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瓶或量筒中進行以防容器受熱破裂;取酸、堿液時,嚴禁用口吸管,必須用量筒或滴管橡皮吸頭。
(2)稀釋強酸時,必須將強酸慢慢倒入水中,并同時攪拌,如遇酸、堿液灑到地上或桌面,要帶手套處理,如量大,用沙土吸附去除,量小,可用抹布擦,而后用水沖洗。
(3)如酸、堿液濺到皮膚上或眼睛里,應迅速用自來水沖洗(實驗室應配置沖眼器、應急噴淋器),如受酸損傷,立即用3%碳酸氫鈉溶液洗;如受堿損傷,立即用1%醋酸洗,如眼睛受傷,立即用飽和硼酸溶液洗。
(4)使用洗刷間的濃硫酸洗液:應戴好防酸手套、帽子、口罩、防護眼鏡,穿工作服及帶蓋的鞋或帶鞋套,嚴禁赤腳穿涼鞋操作。在通風房間,打開酸缸蓋子,過幾分鐘后再將玻璃器皿泡入。
(5)存放強酸和強堿的房間不要放置儀器。用于調pH計的少量強酸和強堿,可放到一個帶蓋塑料盒內。
2.2 揮發性有機試劑
危害:主要通過鼻、喉、肺吸入,不僅會使肺、鼻、喉灼傷和造成,而且會導致咽喉疼、噴嚏、咳嗽、喘息、充血等,誘發肺水腫、慢性肺病(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等。防護措施:
(1)開啟瓶蓋前,必須先確定這些試劑是在室溫或冷卻的條件下,然后,將瓶口朝向無人處,在通風櫥內進行操作。凡使用有毒、揮發、發煙等試劑,必須要戴活性炭口罩、帽子。
(2)在實驗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實驗中選用毒性較低的石油醚、醚、丙酮、二甲苯代替毒性較高的甲醇、二硫化碳、苯和鹵代烷類。
2.3 固體化學試劑
危害:固體化學試劑及其蒸氣對皮膚、眼睛和呼吸道均有腐蝕性,經皮吸收或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毒性損害、功能紊亂。傳入肝和腎,誘發慢性肝病和腎病,甚至造成急性或慢性肝、腎功能衰竭。
防護措施:
(1)為了防止吸入蒸氣,稱量時,要小心操作,須戴手套、口罩;為了防止粉塵擴散,撒漏要用毛筆掃到硫酸紙上,包好放入黃色垃圾袋中。
(2)若將水銀溫度計打碎,應取適量的鋅粉或硫磺(可以生雞蛋代替)將全部散落汞滴覆蓋,開窗通風,清理碎玻璃,并將污染垃圾搜集到可密封的塑料袋內包好,放入黃色垃圾袋中。黃色垃圾袋中的物品,應按實驗室生物規定的要求,送到上級的防疫部門銷毀。
(3)受污染的衣物放到遠離人群、通風良好的地方,長時間涼曬后才能重新使用。
2.4 易燃易爆化學試劑
防護措施:
(1)大多數有機溶劑蒸汽易燃,使用時應注意防火,存放時要遠離火源、熱源、陽光直曬處,室內空氣要流通,并保存于陰涼處。暫時不用的易燃易爆的化學試劑應放入由單位保衛處的庫房保管。危險品倉庫應嚴禁煙火,庫內照明要使用防爆燈,庫內不準使用任何電器。
(2)為了避免發生火災和/或爆炸,參照相關不相容化學品的一般原則,危險物品要分類存放。避免某些化學物質和某些化學品接觸。要經常檢查,防止因變質、分解造成自燃和爆炸事故。在出庫、入庫時,要輕拿輕放,防止震動撞擊、重壓,傾倒和摩擦。
(3)可燃性溶劑均不能直接用電爐加熱,不能見明火,必須用水浴或可調節電壓的電熱套。
(4)易燃蒸氣大都比空氣重,能在工作臺面流動,故遠處的火焰亦能使其著火,尤其使用時,必須在沒有火源且通風的實驗室中進行操作。
(5)各種化學試劑無論零散或批量存放均應密封加塞保存,其中強堿液體嚴禁使用玻璃塞。
(6)所有揮發性有機溶劑尤其是醇、醚等嚴禁貯存于冰箱。215 生物樣品及致癌物生物樣品及致癌物包括:菌種、蛇毒、缺陷性病毒、溴化乙錠(PI)等染料、焦碳酸二乙酯(DEPC)、丙烯酰胺、雙丙烯酰胺、考馬斯亮藍、固定液、顯影液等。
防護措施:
(1)遵守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生物二級實驗室的有關規定,操作時必須具備手套、帽子、鞋套、防護服、口罩、防護眼鏡、生物柜。
(2)使用時必須小心操作手術器械、注射器等,避免傷人。小心開啟瓶塞,放穩、放好,以免破損潑倒。
(3)加強離心機的操作,離心前要將離心管蓋緊密封,等離心機*停下來后再開蓋。如操作不當,易產生機械故障及試管破裂,導致氣溶膠產生。離心后如有破碎試管均要及時進行清理和消毒
3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及環境保護
實驗室的廢氣、廢水和廢渣(三廢),如處理不當會造成對水、空氣、土壤等各項生態因素的污染。對于三廢的處理,一般處理原則為:分類收集、存放,分別集中處理。盡可能采用廢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燒處理,在實際工作中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測,盡可能減少廢物量,減少暴露,減少污染。
3.1 廢氣處理
實驗室所實用的各種氣體鋼瓶要有專人管理,定期檢測,并且要遠離熱源、火源及陽光直射的地方,應放置在陰涼通風和空氣流通的位置并加以固定,化學性質相抵觸的氣瓶不能混放在一起。實驗過程產生的廢氣包括使用儀器(激光蒸發光檢測器、冷凍干燥機等)產生的廢氣,燃料廢氣,分析過程中試劑配制和樣品的揮發物等。如果不加強實驗室的空氣污染防治措施,不僅會影響實驗人員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影響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的有毒的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排出。為了減少實驗室的粉塵量,滿足潔凈實驗室的環境要求,應對實驗室的墻面、地面采取防止產生揚塵的措施,經常搞衛生,實驗后擦實驗臺、地面,對實驗室的通風換氣,應加設過濾器,窗戶應做雙層玻璃,并采取密封形式。
3.2 廢液處理
實驗室產生的廢液包括:藥物提取、純化、檢定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液,多余的樣品,標準曲線及樣品分析殘液,失效的貯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滌水等。幾乎所有的常規分析項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廢液污染問題。這些廢液含有常見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有害微生物等以及相對少見的有毒物質、細菌毒素、藥物殘留等。如果不加處理,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會造成環境污染。實驗室廢水,酸、堿水可進行中和處理,有機溶劑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使用密閉容器存放,分類收集,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一般廢液可通過酸堿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氧化處理后排放,少量的、酸堿廢液兌水稀釋倒入排水系統。具備回收條件的有機溶劑,如等廢液應根據性質進行回收,有害廢液放入廢液瓶或桶中,封閉桶口,放置陰涼處,遠離火、電源及暖氣,集中后統一送*的有關部門銷毀,不可以通過民用排水系統排放。
3.3 廢渣處理
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包括:多余樣品,分析產物,消耗或破損的實驗用品,殘留或失效的化學試劑等。這些固體廢物成分復雜,尤其是不少過期失效的化學試劑,處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嚴重的污染事故。生物類廢物的處理應根據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地點,由專人分類收集進行消毒后和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服、口罩等放入黃袋中,統一送到上級醫用廢物處理中心焚燒??芍貜屠玫牟A鞑娜绮A⑽堋⒉A康瓤梢杂孟匆航?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廢棄。盛標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消毒后用洗滌劑及流水刷洗、瀝干。生物實驗室經高壓滅菌過的廢物在垃圾場焚燒掩埋處理[2]。
4 建立和落實科學的實驗室管理體系
根據多年化學品使用和管理的經驗,本實驗室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科學的實驗室管理辦法和崗位責任制度。試劑庫、廢棄物設管理員,負責化學品領取登記,廢棄物管理和防污染,明確實驗室各人員在危險化學品、生物管理中的職責,化學品及廢棄物的分類存放,建立卡片和標識,制訂應急預案。實驗室主任同時擔任責任崗位負責人。具體辦法如下:
①嚴格遵守實驗室規則,按實驗操作規程操作并認真洗手。實驗完畢離開實驗室時,關好門窗、檢查水、電及其它加熱器,防止發生事故。每間實驗室設立責任人制度。
②實驗室內不存放大量的試劑,因實驗需要購買一箱以上的化學試劑,放置院試劑庫、危險物品
庫,由專人入庫登記和領取。試劑架所存放的試劑是為短期少量使用或已打開包裝使用了的試劑而設置的。
③以前沒有用過的化學試劑,要先查化學試劑手冊,查看、掌握該試劑的理化性質及性與儲存條件。
(2)強化教育。一是對化學品使用知識的培訓;二是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增加有關化學品的毒性、腐蝕性、易燃和易爆炸等危險性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講座和教學內容。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中自始至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因為人為不良的實驗技術及實驗儀器使用不當也是引發實驗室意外事故、損傷和操作感染的主要原因。要求實驗人員在實驗過程中遵守操作規則,認真操作。在操作危險化學品時,必須對可能出現的中毒、著火、爆炸等意外事故制訂應急預案,確保事故發生后能采取及時、正確、有效的方法應對。
(3)對于教學實驗,應結合實驗內容,隨使用有害化學品及產生的廢物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帶教指導,選擇實驗方法也應從幾個方面考慮:反應物廉價易購、產物毒性小、反應過程副反應少。對于研究性實驗,雖然不能任意選擇實驗內容,也要盡量做到低成本、實驗過程危害性小、環保的實驗方案。
(4)實驗室是一個危險的和易產生污染的地方,在新建、擴建和改建過程中,就要全面規劃、合理布置。根據現有實驗室的實際條件,參照有關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文獻[3],設置合理的化學品儲藏和泄漏防護措施,做到儲存分門別類,防護有效;設計合理的實驗流程,實驗設備堅固;配置廢棄物分類處理裝置[4]。
(5)實驗室防火、生物等是高等院校實驗室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學校應該從管理體制硬件配置上給以保障,采用更加合適的方式來妥善保管實驗室化學品和處理廢棄物,確保實驗人員的身心健康、社會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