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濁度
閱讀:1175 發布時間:2016-12-7
濁度,即水的混濁程度,由水中含有微量不溶性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所致,ISO標準所用的測量單位為FTU(濁度單位),FTU與NTU(濁度測定單位)一致。 濁度儀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測量水的濁度。
濁度可用濁度儀用比濁法或散射光法進行測定。我國一般采用比濁法測定,將水樣和用高嶺土配制的濁度標準溶液進行比較側度不高,并規定一升蒸餾水中含有1毫克二氧化硅為一個濁度單位。對不同的測定方法或采用的標準物不同,所得到的濁度測定值不一定一致。濁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說明水質的污染程度,但由人類生活和工業生活污水造成的濁度增高,表明水質變壞。
比濁儀/濁度儀的測量原理
濁度是指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水中的懸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細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膠體物質等。水的濁度不僅與水中懸浮物質的含量有關,而且與它們的大小、形狀及折射系數等有關。
濁度也可以濁度儀來測定的。濁度儀發出光線,使之穿過一段樣品,并從與入射光呈90°的方向上檢測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顆粒物所散射。這種散射光測量方法稱作散射法。任何真正的濁度都必須按這種方式測量。濁度儀既適用于野外和實驗室內的測量,也適用于全天候的連續監測。可以設置濁度儀,使之在所測濁度值超出安全標準時發出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