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T-18人結直腸腺癌細胞系
HRT-18人結直腸腺癌細胞系作為結直腸癌研究的重要基石,源自患者的結直腸癌組織,憑借其突出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和穩定的遺傳特性,為解析疾病發生發展機制、開發新型治療策略提供了理想的實驗對象。
從細胞生物學特性來看,HRT-18 細胞呈典型上皮樣形態,顯微鏡下多為多邊形,貼壁生長時呈現緊密的鋪路石狀排列。該細胞系具備強大的增殖能力,平均倍增時間僅 24 - 30 小時,遠超正常腸上皮細胞。在分子機制層面,HRT-18 細胞內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處于持續性激活狀態,β-catenin 蛋白大量積累并移位至細胞核,促使 c-Myc、Cyclin D1 等原癌基因高表達,驅動細胞不斷增殖。同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及其下游的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也異常活躍,進一步增強細胞的存活與生長能力。在侵襲轉移特性上,HRT-18 細胞表現突出,Transwell 實驗中,穿過 Matrigel 基質膠的細胞數量達到正常腸上皮細胞的 5 - 7 倍;劃痕愈合實驗顯示,其傷口閉合速度可達 50μm/h 。將 HRT-18 細胞皮下接種至免疫缺陷小鼠后,7 - 10 天便能形成明顯腫瘤,成瘤率超 90%,且部分腫瘤會向肝、肺等器官轉移,高度模擬臨床結直腸癌的惡性進程。此外,HRT-18 細胞對 5 - 氟尿*啶、奧沙li鉑等傳統hua療藥物具有一定耐受性,為深入研究結直腸癌耐藥機制創造了條件。
HRT-18 細胞的培養需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基礎培養基選用含 10% 胎牛血清(FBS)、1% 雙抗(青mei素 - 鏈mei素)的 RPMI 1640 培養基,FBS 中的生長因子和營養物質為細胞增殖提供必要支持。培養環境設定在 37℃、5% CO?的恒溫培養箱中,當細胞融合度達到 80% - 90% 時,需使用 0.25% 胰dan白酶 - EDTA 進行消化,按 1:3 - 1:4 的比例傳代,傳代周期約 3 - 4 天。新接種的細胞在 2 - 4 小時內開始貼壁,12 小時基本完成貼壁。日常培養時,每 2 - 3 天需更換培養液,同時通過顯微鏡密切觀察細胞形態,一旦出現細胞變圓、脫落等異常,需立即排查污染或培養條件問題,嚴格無菌操作以維持細胞活性。
在科研與醫藥開發領域,HRT-18 細胞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機制研究方面,借助該細胞系,科學家發現微小 RNA-21(miR-21)通過靶向抑制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 4(PDCD4),促進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長鏈非編碼 RNA LncRNA-CCAT1 與 β-catenin 結合后,能進一步激活 Wnt/β-catenin 通路,加速腫瘤進展。在藥物研發過程中,HRT-18 細胞系是評估新型hua療藥、靶向藥和免yi治療藥物的核心工具。以抗 EGFR 單克隆抗體西妥昔單抗為例,其在 HRT-18 細胞中的 IC??值為 10μg/mL,可有效抑制細胞增殖;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 HRT-18 細胞荷瘤小鼠模型中,能激活免疫系統,使腫瘤體積縮小約 40%。此外,基于 HRT-18 細胞構建的類器官和 3D 腫瘤球模型,更真實還原腫瘤微環境,助力探索腫瘤細胞與基質的相互作用機制,為聯合治療方案的開發提供有力支撐。但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傳代培養可能導致 HRT-18 細胞出現基因突變和表型改變,實驗前需通過短串聯重復序列(STR)分析、關鍵基因表達檢測等方法進行嚴格鑒定,保障細胞系遺傳穩定性與實驗結果可靠性。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詳細信息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