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TC 1469小鼠正常肝細胞系
NCTC 1469小鼠正常肝細胞系源自健康小鼠肝臟組織,是經體外分離培養建立的永生化細胞系。其因高度保留原代肝細胞的生物學特征與功能完整性,成為肝臟生理功能研究、藥物代謝評估及肝損傷機制解析的理想模型。
在功能特性上,NCTC 1469 細胞堪稱肝臟功能的 “微型復刻體"。它能持續合成并分泌白蛋白、纖維蛋白原等多種血漿蛋白,這些蛋白在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參與凝血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其分泌量可作為細胞功能狀態的重要指標。細胞內富含的細胞器賦予其強大的代謝能力:線粒體參與三羧酸循環等能量代謝,內質網則是藥物代謝酶的主要 “生產車間",其中細胞色素 P450 家族(如 CYP1A2、CYP2C9)的活性與體內肝細胞高度一致,能精準模擬藥物在肝臟中的氧化、還原等生物轉化過程。此外,該細胞還保留了糖原合成與分解的動態平衡能力,在高糖環境下可形成明顯的糖原顆粒,低糖時則分解供能,wan美再現肝臟對血糖的調節功能。
體外培養的便利性是 NCTC 1469 細胞被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在添加 10% 胎牛血清的 DMEM 培養基中,細胞呈不規則多邊形,緊密排列成單層上皮樣結構,邊緣清晰且胞質飽滿。其傳代穩定性突出,每 48-72 小時可傳代一次,連續傳代 50 代后,仍能保持藥物代謝酶活性和蛋白分泌功能的穩定,遠優于原代肝細胞 2-3 周的存活周期,極大降低了實驗的重復性誤差。同時,該細胞對培養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在常規 CO?培養箱中即可良好生長,無需復雜的基質包被,顯著降低了實驗操作難度。
在科研應用中,NCTC 1469 細胞的價值貫穿多個領域。在肝臟生理研究中,通過檢測細胞內尿素合成速率,可探究肝臟在氮代謝中的核心作用;在藥物開發流程中,利用其藥物代謝能力,能快速篩選藥物的活性代謝產物,評估藥物間的代謝相互作用,例如通過檢測 CYP450 酶活性變化,預測藥物聯合使用時的潛在毒性風險。在肝損傷模型構建中,用脂多糖或酒精處理細胞后,可觀察到細胞內活性氧積累、谷胱gan肽含量下降等氧化應激特征,以及炎癥因子(如 TNF-α、IL-6)的釋放增加,這些變化與體內肝損傷的病理過程高度吻合,為解析肝損傷的分子機制提供了可量化的研究對象。
此外,該細胞系在肝再生研究中也有du特jia值。當受到促肝細胞生長因子(HGF)刺激時,NCTC 1469 細胞會啟動增殖信號通路,其增殖速率的變化可反映肝細胞的再生潛能,為探索肝組織修復機制提供了體外研究平臺。隨著 3D 生物打印技術的發展,將 NCTC 1469 細胞與肝星狀細胞共培養構建的三維肝組織模型,能更真實地模擬肝臟的結構與功能,為肝病治療藥物的高通量篩選開辟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