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C-P1小鼠骨髓細胞系
FDC-P1小鼠骨髓細胞系源自小鼠骨髓造血組織,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造血前體細胞系,因依賴細胞因子生長且能模擬造血細胞分化過程,成為研究造血調控機制、細胞因子功能及白血病發生的重要模型。
在細胞特性方面,FDC-P1 細胞呈現典型的造血前體細胞特征。其表達造血干細胞標志物 CD34 和 c-Kit(CD117),同時兼具髓系祖細胞的表型特征,為研究造血細胞的譜系分化提供了理想起點。作為 IL-3 依賴型細胞,其存活與增殖高度依賴白細胞介素 - 3(IL-3)的刺激 —— 當 IL-3 存在時,細胞通過激活 JAK2/STAT5 信號通路維持細胞周期進展;一旦去除 IL-3,細胞會迅速進入凋亡程序,這一特性使其成為研究細胞因子信號傳導機制的經典模型。此外,FDC-P1 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可向粒細胞、巨噬細胞等髓系細胞分化,例如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可表達粒細胞特異性標志物(如 Gr-1),模擬體內髓系分化過程。
體外培養體系中,FDC-P1 細胞展現出du特的生長需求。在含 10% 胎牛血清和重組 IL-3 的 RPMI 1640 培養基中,細胞以懸浮方式生長,呈圓形或橢圓形,傳代周期約 24-36 小時。與原代骨髓造血細胞相比,其克服了體外存活時間短(通常僅 5-7 天)、難以穩定傳代的缺陷,連續傳代 50 次后仍能保持細胞因子依賴特性和分化潛能,且細胞群體均一性高,有效減少了原代培養中細胞異質性對實驗結果的干擾,適合開展標準化的造血調控研究。
該細胞系的研究價值廣泛體現在多個領域。在造血調控機制研究中,通過檢測 FDC-P1 細胞在不同細胞因子組合(如 IL-3+GM-CSF)作用下的分化方向,可解析細胞因子網絡對造血譜系決定的調控作用;在信號通路研究中,利用其 IL-3 依賴特性,能深入探究 JAK-STAT、PI3K-Akt 等通路在細胞存活與增殖中的作用,例如通過抑制 JAK2 激酶,觀察細胞凋亡率的變化;在白血病模型研究中,經病毒轉染使 FDC-P1 細胞表達致癌基因(如 Bcr-Abl)后,可獲得不依賴 IL-3 生長的惡性轉化細胞,模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發病過程,為解析白血病的分子機制提供實驗工具。
此外,FDC-P1 細胞在細胞因子功能研究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其對不同細胞因子的應答差異可用于評估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例如通過檢測細胞增殖率確定重組 IL-3 的比活性,為細胞因子類藥物的研發提供 potency 評價體系。
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經 CRISPR/Cas9 修飾的 FDC-P1 細胞模型能精準模擬特定造血相關基因突變(如 c-Kit 突變)的表型,進一步揭示突變基因在造血異常中的作用,為開發靶向治療藥物提供更精準的研究平臺。同時,其與骨髓基質細胞的共培養體系可用于探究造血微環境對干細胞分化的影響,助力解析骨髓微環境在造血疾病中的調控作用。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詳細信息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