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透析袋使用前處理重點詳解
閱讀:158 發布時間:2025-6-12一、剪裁長度:精準把控的起始點
將透析袋裁剪至 10 - 20cm 的長度,這一規格設置有著明確考量。若長度不足,樣品裝載量受限,難以滿足實驗要求;而長度過長,不僅會拉長透析時液體擴散的路徑,延長操作耗時,還容易出現折疊、纏繞等狀況,影響透析效率。恰當的長度既能保證充足的樣品處理量,也便于后續操作與固定。
二、首輪煮沸:多重凈化的核心步驟
把透析袋置于 2%(w/v)碳酸氫鈉與 1mmol/L EDTA2Na 混合溶液(pH = 8.0)中煮沸 10 分鐘,此過程是雜質去除的關鍵環節。碳酸氫鈉呈弱堿性,可與酸性雜質發生中和反應,有效去除部分酸性物質;同時,其水解產生的二氧化碳氣泡在沸騰時沖擊透析袋表面,輔助剝離雜質。EDTA2Na 作為強效金屬離子螯合劑,能與透析袋殘留的重金屬離子緊密結合,形成穩定絡合物,將重金屬從透析袋上分離。二者相互配合,通過化學清洗與物理沖刷,實現對雜質的深度清除。
三、充分沖洗:規避二次污染的要點
用蒸餾水對透析袋進行多輪沖洗,是防止殘留化學試劑污染樣品的必要操作。若沖洗不充分,碳酸氫鈉和 EDTA2Na 溶液殘留可能與樣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質發生反應,改變樣品性質。經過多輪沖洗,直至清洗液趨近中性,確保無化學殘留,才能為后續實驗營造純凈環境。
四、再次煮沸:強化凈化效果
將沖洗后的透析袋放入 1mmol/L EDTA2Na 溶液(pH = 8.0)中再次煮沸 10 分鐘,這是對前期處理的補充強化。首輪煮沸后,仍可能存在少量頑固雜質或未絡合的重金屬離子,再次煮沸借助 EDTA2Na 的持續作用,進一步降低雜質含量,保障透析袋的高純度,為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筑牢基礎。
五、酒精浸泡與儲存:長效防護機制
冷卻后的透析袋浸泡于 30% 或 50% 的酒精溶液中,存放在 4℃冰箱內,該儲存方式具備防腐與抑菌雙重作用。酒精可使細菌蛋白質變性,抑制微生物生長,防止透析袋在儲存期間受到污染;低溫環境進一步減緩微生物的代謝與繁殖速度。確保透析袋始終浸沒在酒精溶液中,取用過程佩戴手套,避免外界污染物接觸,保證透析袋在使用前保持潔凈狀態。
六、使用前清潔:最后一道安全防線
即便完成上述處理與儲存流程,使用前仍需用蒸餾水對透析袋進行細致清潔。這一步驟至關重要,能夠清除儲存過程中可能吸附的酒精或其他雜質,確保透析袋以潔凈狀態接觸生物樣品,排除潛在干擾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