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細胞培養過程關鍵步驟有哪些/
閱讀:46 發布時間:2025-7-15細胞培養是一種在實驗室環境中維持細胞生長和繁殖的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物學研究、藥物開發和醫學治療等領域。
細胞培養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1. 原代培養:從供體中取出組織,通過機械或酶消化分離成單個細胞或單一型細胞群。這需要在無菌、適當溫度和營養條件下進行,以確保細胞的生存、生長和繁殖。
2. 傳代培養:
1) 當細胞密度達到80%~90%時,移除培養基,用PBS清洗細胞。
2) 加入胰蛋白酶消化細胞,使細胞從培養基中分離。
3) 終止消化后,用含血清的培養基中和胰蛋白酶,然后吹打形成單細胞懸液。
4) 根據需要,將細胞按一定比例接種到新的培養瓶中,通常每平方厘米接種25×10?個細胞。
3. 換液與觀察:
1)定期更換培養基,通常在接種后24小時第1次換液。
2)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狀態,確保貼壁細胞展開偽足,避免異常信號如顆粒增多、空泡化。
4. 凍存與復蘇:
1) 凍存:準備凍存液(含DMSO和血清),將細胞懸液與凍存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裝入凍存管,逐步降溫至液氮中保存。
2) 復蘇:從液氮中快速取出凍存管,立即放入37℃水浴中解凍,加入預熱的含血清培養基,離心后去除上清液,加入新的培養基,放入孵箱中培養。
5. 3D培養(高階技巧):
使用基質膠(Matrigel)在培養瓶中形成三維結構,促進類器官的形成和生長。
6. 條件培養基制備:
收集高匯合度細胞的上清液,通過超濾濃縮,用于特定實驗條件下的培養。
7. 污染防控:
定期檢查并處理真菌、支原體等污染,使用PCR檢測和相應抗生素處理。
8. 細胞培養的注意事項:
1) 保持無菌環境,使用超凈工作臺進行操作。
2) 正確選擇和配置培養基,考慮細胞類型和實驗需求。
3) 細胞培養過程中要定期檢查細胞狀態,及時調整培養條件。
4) 注意細胞培養的溫度、氣體環境和濕度控制。
9. 細胞培養的標準化操作:
根據細胞類型和實驗目的,制定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和參數。
10. 細胞培養的應用:
藥物篩選、毒性測試、生物化合物生產等。
通過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可以確保細胞培養過程的高效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