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要說明:
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用熱電偶、熱電阻是火力發電廠、核電站對主蒸氣(壓力P=25-28MPa,流速V=40-60m/s,溫度T=550-570度)、再熱蒸氣(壓力P=5-8MPa,流速V=40-65m/s,溫度T=570-600度)、主給水(壓力P=33-38MPa,流速V=2-6m/s,溫度T=285-300度)*的測溫元件,由于其技術含量高,使用工況條件惡劣,國內生產廠家極少,長期以來,火力發電廠基本依靠進口。2004年4月30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頒布26號公告: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中第五項先進能源第48條“大容量、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是優先發展的產業項目。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僅用了一年的時間自行研發了該產品,并在有關的熱電廠廣范推廣使用,反映良好。于2006年1月14日通過國家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中儀協溫度儀表專業委員會、中國科技大學力學系、華東電力設計院、山東電力咨詢院和超臨界電廠等領導及專家的鑒定。 并順利取得相關證書和通過的部門的檢測。 為適應高參數技術要求,在主蒸汽和再熱蒸汽管道應用場合,熱電偶保護套管采用與管道相同的材質。其它應用場合的熱電偶、熱電阻保護套管采用1Cr18Ni9Ti不銹鋼。有耐磨要求的熱電偶、熱電阻使用耐磨護套,材質為耐磨合金。高壓部分在原標準(35MPa)上增加壁厚約0.5mm,以適應超臨界機組的高參數要求。套管強度及振動頻率是影響高參數測量的主要因素安裝于現場的熱套管需計算熱套管的強度,影響護套管的強度主要有以下三點: 1. 流動引起的振動;經過護套管的液體產生一定頻率的旋渦,稱為渦區頻率,該頻率與流速成正比。如果這個頻率和熱套管的固有頻率接近或一致,就會產生共振,使吸收大量的熱能,從而產生很高的應力并有可能損壞熱套管和套管內傳感器。ASME技術標準要求:渦區頻率和熱套管固有頻率的比率應小于0.8。 2. 流動引起的應力;流體流動隨著流速和密度而變化,并在熱套管施加了力,這個流動引起的壓力通過計算可以得出。 3. 過程壓力;熱套管所能承受的zui大靜壓可以計算得出。 應用于超臨界機組的高溫高壓熱電偶套管滿足在超臨界機組相關參數(壓力、溫度及流速)條件下的長期安全使用,應進行套管機械強度及振動頻率計算。我公司*開發的套管機械強度及振動頻率計算軟件,可確保所選用的套管在關鍵場所*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