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黃河水解四省之渴 保糧食生產區灌溉
2月15日,河南黃河河務局發布,河南黃河趙口,柳園、大功等29座引黃取水口開閘放水,引水流量達204.07立方米每秒。黃河引黃灌區迎來1763萬立方米黃河水,相當于黃河每天供給一座中型水庫的蓄水量為河南沿黃灌區干旱麥田解渴。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中新社鄭州2月15日電 題:中國調黃河水解四省之渴 保糧食生產區灌溉
中新社記者 李志全
遭受旱情的中國通過調動黃河上游之水,保證沿黃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省份受旱農田的灌溉需求。目前,糧食主產區河南省每日“飲”用的蓄水量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
15日,在黃河大堤河南境內一處名叫“趙口閘”的灌區,工作人員已實行24小時值班制,以確保應急抗旱用水。負責人馬水慶告訴記者,該灌區可滿足鄭州、開封、周口、許昌的158萬畝小麥用水,按照目前的流量保守估計,上述灌區20天內即可完成農業抗旱。
“趙口閘每天可以灌溉3萬畝小麥。”馬水慶說,澆水事關產量問題,對正值返青期的麥田來說愈加迫切。
據了解,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于2月10日發布黃河流域區域干旱黃色預警,啟動Ⅲ級響應。按照預案,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將由之前的30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500立方米每秒,以滿足黃河下游河南、山東引黃灌區的灌溉用水要求。同時要求萬家寨水庫下泄流量穩定保持450立方米每秒,以滿足黃河中游山西、陜西引黃灌區的灌溉用水要求。
去年10月以來,黃河中下游降水嚴重偏少,部分地區100多天無有效降雨。而當前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四省干流引黃灌區農作物受旱面積占種植面積的36%,這四省區恰恰又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
中新社記者15日沿黃河大堤走訪鄭州、新鄉、開封3市多個縣市區后了解到,為澆灌麥田,當地村民使出渾身解數。有時,會有兩三家農民,同時共用一個機井徹夜不停地抽水澆田,而黃河水的到來大大緩解了這一現狀。
“只要水渠暢通,麥農根本不用那么多繁瑣的程序。”河南黃河河務局供水局副局長何忠玉說,至15日8時,黃河花園口流量已由原來的366立方米每秒升至505立方米每秒。受此影響,黃河下游引黃形勢大為改善,河南引黃抗旱流量已升至204.07立方米每秒。
按照何所述,目前,河南黃河29座引黃取水閘門全部開啟,以此計算,河南引黃灌區當天將迎來1763萬立方米黃河水,相當于黃河每天供給一座中型水庫的蓄水量為河南沿黃灌區干旱麥田解渴。
“黃河水就在田間地頭,澆麥很方便也很快。”開封縣王周莊村民王文興挽著褲腿站在被黃河水瑞澤的麥田里招呼記者。他一臉興奮地說,家里的3畝小麥用上黃河水后,一天就可以灌溉一遍,按照目前的苗情,收成還是有希望的。
河南有“中國糧倉”之稱,這里的農民每年能為中國提供十分之一的糧食產量。他們提供的以小麥為主的夏糧,更是占據全國的四分之一。數字顯示,年初以來,河南“飲”黃用水達2.65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引1.15億立方米。從2010年10月至今已累計灌溉受旱小麥面積292.33萬畝。
值得關注是,黃河正處于凌汛期,下游山東還有197.19公里的封河長度,以及zui大31厘米的冰厚,河務部門必須兼顧防凌與抗旱。對此,當局明令抗旱工作要依規有序進行,對于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將嚴格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