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類別 | 進口 | 價格區間 | 面議 |
---|---|---|---|
可實現位移范圍 | 1.2CMnN,nm:um,nm | 位移分辨率 | 100nMnN,nm:um,nm |
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化工,生物產業,制藥/生物制藥 | 有效加載載荷范圍 | 2mNuN:mN,um |
有效載荷分辨率 | 0.1nNnN,nm:um,nm | 最大壓痕深度 | 100umuN:mN,um |
壓痕移動平臺:具備粗進與精進兩級移動精度。粗調可快速定位樣品,精調則實現高精度壓痕操作,能使探針自動尋找樣品表面,確保精確壓痕,為實驗提供可靠的位移控制。
手動樣品移動平臺:為各種樣品及容器提供放置空間,方便樣品的安放與調整。
X - Y 移動臺:可在 12×12 mm 范圍內對樣品進行楊氏模量測試或多點陣測試,滿足不同實驗對樣品測試區域及范圍的多樣化需求 。
楊氏模量:測量范圍極廣,從 5 Pa 至 5 GPa,可覆蓋從極軟的水凝膠到相對較硬的骨組織等各類材料,尤其在表征 pa - kpa 范圍的材料時表現,適用于研究如非常軟的水凝膠、支架、球體、纖維、活性聚合物和彈性體、微納米顆粒、3D 打印生物材料、生物工程組織、軟骨等生物材料及軟組織 。
壓痕深度:最大可達 20 µm(部分資料顯示為 100 µm),能夠深入樣品內部獲取不同深度的力學信息。
力學分辨率:高達 0.1 nN,可精準感知微小的力學變化,為研究材料微觀力學性能提供高靈敏度的數據采集能力 。
探頭尺寸:半徑范圍為 100 nm 至 100 µm(或 3 - 250 µm),可根據不同樣品的特性及實驗需求選擇合適尺寸的探頭,實現從微觀到宏觀尺度的材料特性研究 。
壓痕動態頻率帶寬:~ DC - 100 Hz(或 0.1 - 10 Hz,不同測試模式有所差異),能夠在不同頻率條件下對材料進行動態壓痕測試,獲取材料在交變力作用下的力學響應,如儲存模量、損失模量和損失因子等參數,用于研究材料的粘彈性等特性 。
樣品移動范圍:X - Y 方向為 12×12 mm2,配合 Z 軸的移動,可對較大尺寸的樣品進行全面測量,且能適應不同形狀和大小的樣品 。
最小點陣間距:小于 1 µm,在進行多點陣測試時,可實現高分辨率的力學性能 mapping,精確捕捉樣品表面力學性能的細微變化 。
點陣測試速度:最高可達 1 點 /s,保證在高通量測試需求下,仍能高效且準確地完成測量任務 。
加熱器精度(可選):小于 0.5 °C,若實驗需要控制溫度條件,該高精度加熱器可提供穩定的溫度環境,滿足如模擬生理溫度等實驗要求 。
背光系統(可選):采用準直光(LED),在實驗過程中為樣品觀察提供良好的照明條件,便于操作人員清晰觀察樣品狀態 。
內置 / 側向攝像頭(可選):分辨率大于 10 µm,可實時記錄實驗過程,輔助實驗操作及結果分析 。
準靜態測試:支持單點和矩陣壓痕測試,可獲取材料在靜態加載下的楊氏模量等參數,用于分析材料的彈性性能 。
蠕變和應力松弛測試:能夠研究材料在恒定載荷或位移下,隨時間變化的變形或應力松弛行為,深入了解材料的粘彈性特性 。
動態力學分析(DMA):該模式為 Piuma 開創性加入的功能,可獲得材料與振動頻率相關的儲存模量(E')、損失模量(E'')和損耗因子(tanδ),用于研究材料在交變力作用下的滯后現象和力學損耗,全面表征材料的動態力學性能 。
操作流程簡化:操作非常簡單易學,研究人員只需將探頭插入儀器,完成簡單定標后,即可馬上開始壓痕實驗。儀器具備自動尋找表面功能,進一步降低操作難度,節省實驗時間,尤其適合對時間敏感的樣品測試 。
數據采集與分析:實時分析計算測量結果,原始數據以文本文件存儲,方便隨時導入 Dataviewer 軟件或其他常用數據分析軟件進行復雜處理。儀器借助功能強大且易于操作的軟件,用戶可自由控制壓痕程序(如載荷、位移等),并通過自動處理曲線流程,快速獲得數據和結果分析。軟件還支持多種模型,利用 Hertz 接觸模型從加載部分計算彈性模量,相較于常用的 Oliver&Pharr 方法,更適合生物組織和軟物質材料特性 。
生物材料研究:用于表征生物材料(如生物支架、聚合物、3D 打印生物材料等)的微納米機械性能,為生物材料的設計、優化及性能評估提供關鍵數據,助力開發更符合生理需求的組織工程材料和醫療器械 。
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測量細胞外基質、細胞層、類器官、生物工程組織等的力學性能,研究細胞微環境的力學特性對細胞增殖、粘附、分化等行為的影響,為組織再生和修復機制研究以及構建功能性組織替代物提供重要依據 。
疾病研究:通過測量病變組織(如纖維化組織、腫瘤組織等)與正常組織力學性能的差異,將力學特性作為一種無標記生物標志物,輔助疾病診斷、病情監測以及藥物療效評估,為疾病機制研究和治療策略開發開辟新途徑 。
軟物質材料表征:對水凝膠、彈性體、活性聚合物、微納米顆粒等軟物質材料進行全面力學性能測試,描述其應變硬化行為、粘度等特性,幫助研究人員深入理解材料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指導材料的合成與改性 。
材料微觀結構研究:利用其高精度的壓痕及微觀觀察功能,研究材料微觀結構(如晶體結構、相分布等)對宏觀力學性能的影響,為材料微觀結構優化和新材料研發提供理論支持 。
測量范圍廣:能測量從極軟到相對較硬的各類材料,楊氏模量測量范圍從 5 Pa 至 5 GPa,適用于多種生物材料和軟物質材料研究,滿足不同科研及工業應用需求 。
精度高:具備高力學分辨率(0.1 nN)和高精度的位移控制,壓痕深度、探頭尺寸等參數范圍廣且精度高,可提供準確可靠的力學數據,確保實驗結果的科學性與重復性 。
測試環境靈活:尤其擅長在液體環境下對樣品進行測試,模擬生物材料的生理環境,使測試結果更具實際意義,為生物醫學相關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
操作簡便:探頭即插即用,儀器操作流程簡單,具備自動功能輔助實驗,大大降低操作人員的技術門檻,節省實驗時間,提高實驗效率 。
功能多樣:涵蓋多種測試模式,包括準靜態、蠕變、應力松弛以及動態力學分析,可全面表征材料的力學性能,為深入研究材料特性提供豐富的數據維度 。
數據處理便捷:實時采集和分析數據,原始數據存儲格式便于后續處理,配套軟件功能強大,支持多種模型計算,滿足不同用戶對數據處理和分析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