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類別 | 國產 | 價格區間 | 1千-5千 |
---|---|---|---|
類型 | 其他 | 應用領域 | 食品/農產品,化工,石油,制藥/生物制藥 |
一、校準原理
熔點儀校準是通過比較已知熔點的標準物質與儀器測量值之間的差異,調整儀器讀數以確保準確性。核心是驗證溫度傳感器和加熱系統的性能,包括示值誤差、重復性和升溫速率等指標。
二、校準前準備
?標準物質選擇?
需選用高純度標準物質(如一級或二級標準品),熔點范圍應覆蓋待測樣品;
毛細管法儀器需使用特定封裝的熔點標準物質(a型或b型毛細管)。
?環境條件?
溫度穩定在15-25℃(波動≤2℃),濕度≤85%RH,無電磁干擾;
避免振動和強氣流影響68。
?儀器檢查?
清潔樣品室,檢查加熱元件、傳感器及電源線是否正常。
三、校準步驟
?預熱與初始化?
按說明書預熱儀器至穩定狀態,并初始化溫度參數。
?示值誤差校準?
用標準物質連續測量3次,取平均值與標準值比較,計算偏差(公式:ΔT=測量均值-標準值);
允許誤差因儀器等級而異(如0.2級毛細管法在≤200℃時誤差±0.2℃,>200℃時±0.4℃)。
?重復性測試?
對同一標準物質連續測量6次,用貝塞爾公式計算標準偏差,需符合等級要求(如0.5級重復性≤0.3℃)。
?升溫速率校準?
設定1℃/min升溫速率,記錄10分鐘內的溫度變化,計算線性誤差(容差±10%)。
四、注意事項
?校準周期?
外部檢定建議每年1次,內部校準每6個月1次;新購或維修后需立即校準。
?誤差控制?
常見誤差來源:環境波動、樣品制備不當、傳感器老化等;
減少方法:定期維護、規范操作、使用高純度標準物質。
?記錄與驗證?
完整記錄校準數據(環境參數、標準值、測量值等);
校準后需進行質量控制測試驗證結果。
五、技術指標參考
?溫度范圍?:室溫至300℃(多數儀器);
?升溫速率?:0.2℃/min~1.0℃/min可調;
?準確度?:200℃以下±0.5℃,200-300℃±0.8℃(典型值)。
如需具體操作示例或標準物質列表,可進一步參考相關校準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