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受到藥品集采沖擊后,國內大批藥企豪賭研發創新
2025年08月19日 15:18:05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180

藥品集中采購成為重塑中國醫藥產業格局的關鍵力量。截至2024年,十批國家藥品集采累計成功采購435種藥品。但在這一過程中,醫藥企業也遭受巨大沖擊,投身研發創新。
藥品集中采購成為重塑中國醫藥產業格局的關鍵力量。截至 2024 年,十批國家藥品集采累計成功采購 435 種藥品,這一舉措擠出了藥價虛高的水分。但在這一過程中,醫藥企業也遭受巨大沖擊,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發展路徑,加大研發投入成為眾多藥企突出重圍的關鍵抉擇。?
以恒瑞醫藥為例,這家曾以仿制藥起家的藥企,在集采政策全面實施后,遭遇了嚴峻挑戰。自 2020 年起,其入圍集采的藥品價格大幅下調。這也直接導致公司營收和利潤受到嚴重影響,2020 - 2022 年間,恒瑞醫藥的業績增速明顯放緩,凈利潤出現下滑。面對困境,恒瑞選擇將創新研發作為破局之道。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從 2011 年至 2024 年,累計研發投入高達數百億元。僅2024年,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就超過了20%。在持續投入下,恒瑞醫藥收獲了豐碩成果,陸續推出了多款 1 類創新藥,如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在抗腫瘤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逐漸從仿制藥主導的業務模式向創新藥驅動轉型。?
數據顯示,2024年,恒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79.85億元,同比增長22.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37億元,同比增長47.28%,而創新藥業務無疑是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的功臣。報告期內,公司創新藥銷售收入達138.92億元(含稅,不含對外許可收入),同比增長30.60%,占公司總銷售收入(不含對外許可收入)的一半以上。
信立泰的經歷同樣具有代表性。2019 年,信立泰結束了連續 14 年的業績增長,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其核心產品氯吡格雷在集采中大幅降價,市場被嚴重擠壓。2020 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從 2018 年的 46.52 億元降至 27.39 億元,凈利潤從 14.58 億元降至約 6086 萬元,降幅驚人。在巨大壓力下,信立泰果斷調整戰略,一方面陸續打包出售一些低端仿制藥項目,清理非核心資產回籠資金;另一方面,全力加碼創新藥研發。公司投入大量資源搭建創新研發平臺,吸引高端研發人才,專注于心血管、抗腫瘤等領域的創新藥開發。目前,其在研管線中多個創新藥項目進展順利,為公司未來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
數據顯示,2024年信立泰實現營業收入40.12億元,同比增長19.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2億元,同比增長3.71%。其中,新產品銷售實現快速增長,成為公司持續成長的新動能。信立坦持續放量,在競爭激烈的高血壓藥物市場實現較快增長。新產品復立坦、信立汀他通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為未來放量奠定基礎。
據悉,面對集采的沖擊,不少藥企豪賭研發創新。以復旦張江為例,當國家集采的重錘砸向核心產品時,其營收與凈利潤雙雙承壓。近日,復旦張江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收3.90億元,同比下降4.42%;實現歸母凈利潤為571.51萬元,同比下降91.89%。
但是,復旦張江仍維持著高額研發投入,聚焦光動力藥物和ADC兩大技術領域,為未來翻盤準備籌碼。財報顯示,復旦張江2025上半年研發投入合計1.78億元,同比增長14.58%,占營收比重為45.63%,同比增加7.57個百分點。目前,公司已有4款ADC候選藥物進入臨床階段。
集采政策的常態化推進,讓傳統藥企靠簡單擴張獲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過去,仿制藥憑借信息差、準入壁壘和強大的銷售網絡,為企業帶來豐厚現金流,堪稱企業發展的 “壓艙石”。然而,如今集采政策使得仿制藥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從曾經的 “現金奶牛” 淪為利潤微薄的業務。在此背景下,創新研發成為藥企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創新意味著擁有獨家知識產權,在醫保談判中更具話語權,也意味著更高的利潤回報。盡管創新藥研發投入巨大、風險高、周期長,但一旦成功,將為企業開辟新的增長曲線。?
除了加大內部研發投入,藥企還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創新能力。例如,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加速創新進程;通過投資、并購等手段,整合創新資源,豐富自身研發管線。如石藥集團將全資子公司新諾威更名為 “石藥創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專注創新藥研發;科倫藥業分拆科倫博泰赴港上市,專注 ADC 藥物研發,并與默沙東達成高額合作,借助外部資源推動創新發展。?
從行業整體來看,集采政策雖然給藥企帶來短期陣痛,但從長遠視角,正在促使行業加速洗牌與升級。大量資源向具有創新能力的藥企集中,那些能夠成功轉型、加大研發投入并取得成果的企業,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推動中國醫藥產業從仿制為主向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創新藥物。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以恒瑞醫藥為例,這家曾以仿制藥起家的藥企,在集采政策全面實施后,遭遇了嚴峻挑戰。自 2020 年起,其入圍集采的藥品價格大幅下調。這也直接導致公司營收和利潤受到嚴重影響,2020 - 2022 年間,恒瑞醫藥的業績增速明顯放緩,凈利潤出現下滑。面對困境,恒瑞選擇將創新研發作為破局之道。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從 2011 年至 2024 年,累計研發投入高達數百億元。僅2024年,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就超過了20%。在持續投入下,恒瑞醫藥收獲了豐碩成果,陸續推出了多款 1 類創新藥,如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在抗腫瘤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逐漸從仿制藥主導的業務模式向創新藥驅動轉型。?
數據顯示,2024年,恒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79.85億元,同比增長22.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37億元,同比增長47.28%,而創新藥業務無疑是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的功臣。報告期內,公司創新藥銷售收入達138.92億元(含稅,不含對外許可收入),同比增長30.60%,占公司總銷售收入(不含對外許可收入)的一半以上。
信立泰的經歷同樣具有代表性。2019 年,信立泰結束了連續 14 年的業績增長,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其核心產品氯吡格雷在集采中大幅降價,市場被嚴重擠壓。2020 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從 2018 年的 46.52 億元降至 27.39 億元,凈利潤從 14.58 億元降至約 6086 萬元,降幅驚人。在巨大壓力下,信立泰果斷調整戰略,一方面陸續打包出售一些低端仿制藥項目,清理非核心資產回籠資金;另一方面,全力加碼創新藥研發。公司投入大量資源搭建創新研發平臺,吸引高端研發人才,專注于心血管、抗腫瘤等領域的創新藥開發。目前,其在研管線中多個創新藥項目進展順利,為公司未來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
數據顯示,2024年信立泰實現營業收入40.12億元,同比增長19.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2億元,同比增長3.71%。其中,新產品銷售實現快速增長,成為公司持續成長的新動能。信立坦持續放量,在競爭激烈的高血壓藥物市場實現較快增長。新產品復立坦、信立汀他通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為未來放量奠定基礎。
據悉,面對集采的沖擊,不少藥企豪賭研發創新。以復旦張江為例,當國家集采的重錘砸向核心產品時,其營收與凈利潤雙雙承壓。近日,復旦張江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收3.90億元,同比下降4.42%;實現歸母凈利潤為571.51萬元,同比下降91.89%。
但是,復旦張江仍維持著高額研發投入,聚焦光動力藥物和ADC兩大技術領域,為未來翻盤準備籌碼。財報顯示,復旦張江2025上半年研發投入合計1.78億元,同比增長14.58%,占營收比重為45.63%,同比增加7.57個百分點。目前,公司已有4款ADC候選藥物進入臨床階段。
集采政策的常態化推進,讓傳統藥企靠簡單擴張獲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過去,仿制藥憑借信息差、準入壁壘和強大的銷售網絡,為企業帶來豐厚現金流,堪稱企業發展的 “壓艙石”。然而,如今集采政策使得仿制藥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從曾經的 “現金奶牛” 淪為利潤微薄的業務。在此背景下,創新研發成為藥企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創新意味著擁有獨家知識產權,在醫保談判中更具話語權,也意味著更高的利潤回報。盡管創新藥研發投入巨大、風險高、周期長,但一旦成功,將為企業開辟新的增長曲線。?
除了加大內部研發投入,藥企還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創新能力。例如,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加速創新進程;通過投資、并購等手段,整合創新資源,豐富自身研發管線。如石藥集團將全資子公司新諾威更名為 “石藥創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專注創新藥研發;科倫藥業分拆科倫博泰赴港上市,專注 ADC 藥物研發,并與默沙東達成高額合作,借助外部資源推動創新發展。?
從行業整體來看,集采政策雖然給藥企帶來短期陣痛,但從長遠視角,正在促使行業加速洗牌與升級。大量資源向具有創新能力的藥企集中,那些能夠成功轉型、加大研發投入并取得成果的企業,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推動中國醫藥產業從仿制為主向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創新藥物。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5年以來,多省市紛紛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出臺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措施,全力助推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產業的騰飛注入了強大動力...2025-08-18 15:53:27
-
新增10家藥企披露2025年半年報,來自生物制品、醫療器械等細分
8月14日晚間,新增10家藥企披露2025年半年報,分別來自生物制品、化學制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細分行業。2025-08-15 16:25:05 -
2025年8月12日,ORIC Pharmaceuticals在其第二季度財報中披露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2025-08-14 15:12:36
-
自2025年7月底以來,創新藥板塊經歷了劇烈的波動,且創新藥主題ETF的凈申購額合計已超百億元。這一數據背后,反映出投資者對該板塊...2025-08-13 15:17:18
-
年內近70家公司紛紛披露創新藥研發進展,5家獲得150家以上機構
根據業內梳理,今年以來,醫藥生物行業持續活躍,近70家公司紛紛披露創新藥研發進展,涵蓋西藥、中藥、醫學診斷等多個領域,適應癥更是廣...2025-08-12 17:14:2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