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推動高精度碳測量儀器的研發和應用 市場監管總局加快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
2025年08月08日 11:19:33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229

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印發《關于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依托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業等,建設一批國家碳計量中心。
為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夯實碳計量基礎,加強碳計量技術研究和應用,8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印發《關于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截圖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根據《指導意見》,到2030年,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依托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業等,建設一批國家碳計量中心,加強碳計量政策研究和科技創新,補齊碳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和標準物質短板,強化碳計量檢定和校準能力建設,制定一批碳計量技術規范,建立相對完善的碳計量量值傳遞溯源體系,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指導意見》提出8項重點任務,為加快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指明了具體方向。
加強碳計量相關政策研究。跟蹤了解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要求,明確相關政策、標準和技術規范中的計量任務和需求,加強行業碳計量相關政策研究和需求梳理,為市場監管部門研究制定碳計量相關政策措施提供支持。積極參與碳計量監督管理、碳計量審查等相關制度的制定,不斷完善碳計量監督管理體系。
建立碳計量量傳溯源體系。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碳計量實際需求,建立健全碳計量量傳溯源體系,建立二氧化碳排放連續監測系統、通量探測激光雷達等碳相關計量標準裝置,提升氮氣中二氧化碳、空氣中甲烷等標準物質研制能力,制修訂碳計量相關計量技術規范,提升皮帶秤、氣體流量計、元素分析儀、工業分析儀、煤中全硫測定儀等行業通用或專用計量器具檢定校準能力,為全面提升行業碳排放統計核算和碳監測數據質量提供計量支撐。
開展碳計量技術研究應用。加快綠色低碳共性關鍵計量技術研究,攻克相關基礎關鍵參量的準確測量難題,開展碳計量方法學、碳排放連續在線監測、動態遠程量值傳遞溯源、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區域綜合能源利用、城市時空碳排放計量監測反演、重點行業和領域用能設施及系統碳排放計量測試、碳排放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等相關碳計量技術研究。推動碳計量核心器件、高精度碳測量儀器、新型智能碳計量儀器的研發和應用,建立行業重點碳計量儀器測試評價能力,提升碳計量儀器的質量水平。
提升碳計量實測驗證能力。搭建行業碳計量實測平臺,完善低位發熱量、水分、灰分、揮發分、碳含量、氫含量測定等化石能源計量實測能力。研究基于實測的碳排放因子獲取方法,助力碳排放、碳核算、碳足跡數據質量提升。在行業內選取代表性企業進行碳排放實測,積累基于實測的背景數據庫和排放因子,開展行業組織級碳排放直測法與核算法不確定度評定方法研究,為行業碳減排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開展碳計量技術服務。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碳計量實際需求,開展碳計量檢定校準、碳計量審查、碳計量診斷分析、碳計量體系完善、碳計量數據質量評價等技術服務,按照有關要求積極參與碳核查、碳足跡認證、碳監測等相關工作。搭建碳計量公共服務平臺,共享碳計量法律法規、計量基準、計量標準、標準物質、計量技術規范等信息資源,為政府、行業、企業提供差異化、多樣化、專業化的碳計量服務。
加強碳計量數據分析應用。強化重點行業領域碳計量數據采集、監測、分析和應用,推動能源計量與碳計量數據的有效銜接和綜合利用,選取重點行業企業建立覆蓋碳源和碳匯的完整碳計量體系。開展企業碳排放核算和產品碳足跡數據溯源性和不確定性評價。積極推動各領域、行業、區域、城市等多維度碳計量數據的互聯互通,充分利用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數據的可靠性與即時性,滿足政府監管、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要求。建設碳計量標準參考數據集,提升碳計量數字化能力和水平。
推進碳計量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組織的碳計量相關技術研究和計量比對,借鑒吸收國外先進的碳計量技術與管理經驗,推動我國碳計量能力與國際接軌和互認。發揮我國在全球計量治理中的作用,深度參與國際碳計量相關戰略制定,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碳計量規則的制修訂,推動碳計量領域“一帶一路”國家的對接合作和共建共享,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加強碳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與國內外優勢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合作,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創新理念的應用型、復合型碳計量人才隊伍。加強對國家碳計量中心人才隊伍的培訓,提高碳計量審查、碳排放監測等計量專業能力,提升碳計量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整體水平。研究建立碳計量智庫,充分發揮外部專家優勢,為國家碳計量中心的發展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素材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思林杰擬14.2億元收購科凱電子71%股權 拓展軍工與航空航天領域
思林杰(688115)公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科凱電子71%股權,交易作價14.2億元。此次收購旨在拓展軍工與航空航天...2025-07-31 11:18:10 -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易穎教授團隊聯合中南大學物理學院孫健教授團隊,圍繞個人健康監測的現實需求,成功研制出一...2025-07-22 13:44:16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法制計量監管守護民生行動方案》,重點圍繞計量制度體系建設、計量長效監管機制、計量重點領域綜合治理、誠信計量體系建...2025-07-21 13:21:50
-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團隊14日發表了一項重要成果,其中稱相關團隊通過將鋁離子捕獲于離子阱中改進了原子鐘,使其精...2025-07-16 11:13:37
-
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甘肅省科技廳聯合制定了《甘肅省科技型企業成長金融護航計劃實施方案》,完善科技型企業評價體系,積極加大對科技型企...2025-07-07 14:47:4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