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人形機器人新政出爐 凝練關鍵技術、制造裝備等清單
2023年11月03日 13:52:54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4785

為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
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是未來產業的新賽道。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前期已有一定基礎,但在關鍵基礎部件、操作系統、整機產品、領軍企業和產業生態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項,需要加強政策引導,集聚資源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前期已有一定基礎,但在關鍵基礎部件、操作系統、整機產品、領軍企業和產業生態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項,需要加強政策引導,集聚資源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按照謀劃三年、展望五年的時間安排做了戰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為此,《指導意見》部署了5方面任務:在關鍵技術突破方面,打造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突破“肢體”關鍵技術、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在產品培育方面,打造整機產品、夯實基礎部組件、推動軟件創新。在場景拓展方面,服務特種領域需求、打造制造業典型場景、加快民生及重點行業推廣。在生態營造方面,培育優質企業、完善創新載體和開源環境、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在支撐能力方面,健全產業標準體系、提升檢驗檢測和中試驗證能力、加強安全治理能力。
《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到,為了健全技術創新體系,構建完善人形機器人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凝練關鍵技術、物料、企業、制造裝備、質量、標準、關鍵軟件等清單,精準推進“補短鍛長”。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學研用組成創新聯合體,加強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創新進程。加快人形機器人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模式。
同時,在培育重點產品方面,具體工作部署被分為整機產品、基礎部組件和軟件三個部分。
《指導意見》指出,在整機產品方面,打造基礎版整機,構筑人形機器人通用整機平臺,開發低成本交互型、高精度型以及極端環境下高可靠型等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強化人形機器人整機的批量化生產制造能力,構筑支持后續個性化功能開發的通用整機平臺。
在基礎部件方面,開發人形機器人專用傳感器、高功率密度執行器、專用芯片,以及高能效專用動力組件,突破視、聽、力、嗅等高精度傳感關鍵技術。在軟件創新方面,構建人形機器人高實時、高可靠、高智能的專用操作系統,開發面向各類場景的應用軟件,建設完善人形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和工具包,與通用大模型等技術深度融合,探索“機器人即服務”的新模式。
在重點產品和部組件攻關專欄中,《指導意見》對基礎版整機、功能型整機、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動力資源這六大概念進行了特別強調。以動力資源為例,面向人形機器人高動態、長續航能量需求,突破高能量密度電池、智能電源管理、電池組優化匹配等關鍵技術,提升人形機器人的續航與環境適應能力。
為強化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支撐能力,將從產業標準體系、檢驗檢測和中試驗證能力和安全治理能力三個方面進行建設和提升。其中包括開展人形機器人標準化路線圖研究,加快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研制,大力推動我國標準“走出去“;為人形機器人產品建立智能化、可靠性、安全性等關鍵指標體系,打造權威檢驗檢測機構,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等建設人形機器人中試驗證平臺;提升人形機器人功能安全性能,強化網絡安全防護和整機、關鍵部組件、核心軟件、算法等重點環節安全風險評估,深化科技倫理風險研判。
在保障措施中,《指導意見》還指出,為加強統籌合作,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制定針對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此外,為完善產業政策,要發揮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帶動作用,引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積極參與;用好國家產融合作平臺,支持領軍企業上市融資,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人形機器人由軟件+硬件組成,當前人形機器人的硬件部分已經有商業化方案,核心邏輯是通過規模效應實現降本,從而實現硬件的落地,而軟件端目前則沒有開發的范式,具備廣闊發展前景。接下來,我國政策支持將加快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發和落地,具備任務榜單中技術優勢企業受益。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可期,是未來成長大賽道。
相關資料下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原初引力波探測收獲重要進展 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實現首光觀測
根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公開的消息,我國首個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建成并實現首光觀測,成功獲取了月球...2025-07-14 16:46:51 -
近日,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發布四批科研項目計劃。2025-07-14 11:07:44
-
日前,按照《貴州省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驗收規則(試行)》(黔科通〔2023〕3號)規定,現對33項項目驗收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2025-07-14 09:21:52
-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該行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6100億元,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2025-07-11 14:44:28
-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2025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指南》,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25-07-11 10:33:38
-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擬對“空地一體化連續變量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網絡”等20個項目予以終止。現公示項目相關情況(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5-07-10 10:31:4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