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全國首個電動汽車極速充電產業聯盟成立,真能成為燃油車落幕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2年08月30日 10:30:57
來源:環保在線 點擊量:2868

8月28日,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電動汽車產業極速充電生態聯盟信息平臺上線暨極速充電聯盟標識評定項目啟動會”順利舉行。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充電樁作為“新基建“系列之一,成為2022年促增長的重點領域,獲得的政策支持遠超從前。而極速充電作為能更快實現補能的方式之一,無疑正成為各方討論的重點。業界有觀點認為,如極速充電模式得以普及推廣,新能源汽車競爭力還會大幅增強,甚至將會加快燃油車的替代進度。
8月28日,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電動汽車產業極速充電生態聯盟信息平臺上線暨極速充電聯盟標識評定項目啟動會”順利舉行。據悉,該平臺旨在推動極速充電產業生態建立和安全健康發展,進一步主推極速充電產業生態發展。
電動汽車產業極速充電生態聯盟(下稱“極充聯盟”),為行業內全國首個產業聯盟,由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巨灣科研作為理事單位,聯合五十多家有影響力的整車、動力電池、充電設施建設、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同組建,核心代表有比亞迪、華為數字能源、東風汽車、小鵬汽車等。
環保在線還了解到,極充聯盟于7月15日剛剛成立,參與單位擬共同促進新能源汽車極速充電技術的普及和產業化應用。僅一個多月時間,聯盟信息平臺就已上線,足可見其對行業發展的信心。
據介紹,該平臺包含極充聯盟標識管理和極速充電測評管理等。標識管理上,可進行聯盟標識申發、表示地圖展示、產品信息查詢、產業數據分析等,實現線上自動化管理;在測評管理上,圍繞動力電池、電動汽車、充電樁、充電站四個維度開展體系建設工作,打造測評數據云。
眾所周知,近些年國內不斷推出利好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且在多重因素刺激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也是一路高歌猛進。中汽協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1萬輛;而在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再創新高,市場占有率達23.8%,保持住了高增長態勢。
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充電難、充電慢等補能問題日益凸顯。于是,為加速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發展完善,國家到到地方相繼出臺了支持政策。在《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發布的同時,各省市也發布了關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十四五”規劃。比如,北京規劃到2025年充電樁保有量達到70萬個,重慶計劃建成充電樁23萬個。
總之,充電樁作為“新基建“系列之一,成為2022年促增長的重點領域,獲得的政策支持遠超從前。而極速充電作為能更快實現補能的方式之一,無疑正成為各方討論的重點。業界有觀點認為,如極速充電模式得以普及推廣,新能源汽車競爭力還會大幅增強,甚至將會加快燃油車的替代進度。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北京市印發實施《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明確到2030年,重點領域甲烷排放將得到有效控制,甲烷資源...2025-07-17 13:15:18
-
生態環境部發布《污染物自動監測監控系統數據傳輸技術要求》等兩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污染物自動監測監控系統數據傳輸技術要求》等兩項標準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予發布。2025-07-16 10:20:58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嚴格規范生態環境行政檢查 大力提升執法質效的通知》,著力提升行政檢查的規范性和精準度,確保生態環境領域行...2025-07-15 15:22:25
-
項目名稱:南通深南電路有限公司項目-等離子去鉆污機,項目編號:0730-254010SZ0047/04,招標范圍:0730-254...2025-07-15 10:16:17
-
計劃檢查100家機構!2025年度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
八部門聯合部署2025年度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計劃檢查100家機構,生態環境監測、食品檢驗等為重點監管領域。2025-07-15 09:57:03 -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2025-07-09 15:11:1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