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木耳中毒事件映射出國產醫療設備仍需努力創新與研發
2020年06月02日 08:40:34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5593

因黑木耳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市面上有關黑木耳的產品種類變得豐富,黑木耳威化餅、黑木耳方便面、黑木耳砂板糖、黑木耳蜜餞、黑木耳果味醬等逐漸映入人們的眼簾,而木耳本身嫩滑可口、滋味鮮美,故而其在很多家常菜中也常出現。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黑木耳是我國珍貴的藥食兼用膠質真菌,其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胡蘿卜素、鈣、磷、鐵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豐富的營養也使得黑木耳享有“素中之肉”的美稱。不僅如此,黑木耳還是一種較為理想的保健食品資源,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降血脂、抗血栓、抗衰老、抗輻射、抗凝血、抗腫瘤、降血糖以及其他作用。
因黑木耳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市面上有關黑木耳的產品種類變得豐富,黑木耳威化餅、黑木耳方便面、黑木耳砂板糖、黑木耳蜜餞、黑木耳果味醬等逐漸映入人們的眼簾,而木耳本身嫩滑可口、滋味鮮美,故而其在很多家常菜中也常出現。
但近日,一則有關黑木耳中毒的新聞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據杭州日報報道,該事件的起因是東莞一名女子將木耳浸水泡發約5到6小時后進行烹飪煮食,隔天繼續食用剩余的木耳,隨后出現腹痛,送醫檢查后發現為木耳中毒,毒素堆積肝臟后引起了急性肝功能衰竭。因難以承擔高昂醫療費用,女子被轉送至老家治療,但因各器官衰竭,女子終不幸身亡。
其實,木耳“殺人”并不是個例。2015年,浙江一名男子因吃了泡發快3天的黑木耳而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一周后才脫離危險;同年8月,長沙一名女士因吃了泡發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后終不治身亡;2016年,溫州一對夫妻吃了木耳炒雞蛋后中毒,并在2天后發展成為多器官衰竭、全身黃疸、休克等,被送入ICU搶救;2018年,一七歲女童在吃了浸泡2天后的黑木耳出現5處臟器衰竭,換血四次仍未蘇醒……
木耳中毒事件頻發,也引起了各研究人員的關注。經過各類檢測儀器的幫助后得知,木耳“殺人”的根本原因是木耳滋生了椰毒假單胞菌,并在泡發后產生了米酵菌酸。
百度百科上介紹米酵菌酸是一種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面亞種產生的,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該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中毒,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皮下出血、驚厥、抽搐、血便等肝腦腎實質性器官損害癥狀,嚴重者可致死亡。據悉,米酵菌酸中毒后死亡率在40%以上,但目前醫學上還未出現特效藥,故而該毒素中毒的患者只能通過催吐洗胃、血漿置換、血液透析來將毒素排出。
血液透析是目前較為常用的血液凈化手段,在治療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時,該方法可以有效將血中蓄積的過多毒素清出體外,以達到減輕病例損害、清除致病物質的目的,而該過程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有透析管路、透析器、透析機和透析粉/液以及透析管道等。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可知,因我國血液凈化市場起步較晚,目前血液凈化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而血液透析的成本主要包括儀器耗材、藥品、服務,其費用占比分別為45%、25%和30%,且在占比更大的耗材方面,外資占70%,不僅如此,外資在儀器上占比超80%。上述數據也表明了我國在血液透析市場上還未掌握話語權,對外依存度較高。
因醫療器械受外貿、流通等眾多環節和因素的影響,這導致了我國血液透析價格并不低。雖然在先進的醫療器械的幫助下,面對包括腎衰竭在內的器官衰竭病例,醫院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但昂貴的治療費用往往勸退了不少患者放棄治療,上述新聞報道中也是一個明顯的因為費用而延誤了診療時機的案例。由此可見,加大國產醫療器械的研發與生產,提高國產儀器的性能以減少人們的醫療費用迫在眉睫。
目前,無論是在政策,還是在使用群體方面,血液透析、血液置換的使用率都在增加,血液凈化耗材也呈現出增長的趨勢。而這一趨勢也倒逼了我國國產化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相信隨著各企業的創新研發,我國能生產出比肩甚至超越進口儀器各項性能的產品,降低對進口儀器的依賴程度,繼而有效降低各類醫療設備的使用和診療費用,讓人們真正實現“病能敢醫”。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杭州日報、前瞻產業研究院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韶關學院就“醫學科創綜合平臺建設-設備與物資采購項目(二次)”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168.5498萬元。2025-07-25 09:32:07
-
上海交通大學發布儀器采購意向,預算總金額15175.2萬元。2025-07-23 11:39:27
-
近日,銀川市公安局委托寧夏天澤眾德招標有限公司就“ 銀川市公安局2025年刑事技術重點裝備采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項目編號TZZD...2025-07-23 10:36:02
-
天津七部門近日聯合推出14條具體舉措,通過支持企業圍繞優勢、新興及未來產業開展并購重組,便利跨境投資,拓寬并購基金等融資渠道,構建...2025-07-22 09:58:08
-
浙江大學高分子學系高超教授團隊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劉益倫教授團隊制備出具有微穹頂結構的高彈“烯陶”氣凝膠,成為智能穿戴設備、航天航空等...2025-07-21 14:06:57
-
遼寧中醫藥大學計劃采購超高分辨率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磁場二氧化碳培養箱、納米粒度儀等儀器設備,預算1.68億元。2025-07-17 13:38:4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