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能源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誰掌握了能源,也就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我國要求可持續和諧發展必須以能源的安全問題為保障。可是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大量石油燃燒釋放的氣體導致溫室效應的同時增加了能源消耗。
據統計,*每年能源消耗超過87億噸石油,并且還在快速的增長中,預計2015年將會高達112—172億噸石油。我國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約為62億噸。90年代后,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導致石油的進口量隨之持續增長。隨著能源過度消耗,原油價格不斷攀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生物質能源的研究。
生物質燃料是環境的友好能源,在眾多生物質能源中,燃料乙醇具有生產工藝簡單、可產乙醇汽油、向環境凈排放的溫室氣體為零等優點。
據資料表明,纖維素是自然界中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之一,我國年產纖維素質原料總量近 50 噸,含有的潛能相當于 20億噸石油,為我國當前一次性能源耗量的 3 倍。纖維乙醇燃燒排放的溫室氣體比汽油減少 90%,這遠低于谷物類乙醇。
因此,從發展的眼光看,只有以纖維作為燃料乙醇原料,利用工農業廢棄資源,完成由糧食生產向纖維素生產燃料乙醇的轉變,實現纖維素乙醇產業化,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未來人類對能源的大量需求。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