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式汽車衡因秤體嵌入地面,具有占地小、車輛上下秤平穩等優勢,但其安裝涉及基坑施工、基礎處理、設備調試等多個環節,任何疏漏都可能影響稱量精度和設備壽命。
地質勘查與設計適配:施工前需對安裝場地進行地質勘查,明確土壤承載力、地下水位、有無地下管線或障礙物,避免施工時損壞。基坑設計需與汽車衡型號匹配:長度、寬度需比秤體大 50-100mm,深度需滿足秤體頂面與地面平齊,同時考慮引道坡度,確保車輛上下秤平穩。
設備與材料檢查:核對汽車衡配件是否齊全:秤體、傳感器、接線盒、儀表、限位裝置、電纜等。檢查關鍵部件狀態:傳感器需無破損、接線端子完好;秤體焊縫無開裂、變形;儀表通電測試顯示正常。
基坑開挖與支護:開挖時嚴格按設計尺寸施工,邊坡坡度根據土壤類型設置,若為軟土或開挖深度>3m,需采用鋼板樁或混凝土支護,防止坍塌。基坑底面需平整,開挖后清除浮土,用壓路機壓實,避免后期沉降。
排水系統設計:基坑底部需設置排水坡度,設集水井,內置潛水泵,確保雨水、沖洗水可流入集水井排出。基坑側壁需做防水處理:采用防水砂漿抹面或鋪設防水卷材,接縫處用密封膠密封,防止地下水滲入。
地基處理與墊層澆筑:基坑底面鋪設 100-150mm 厚級配砂石,分層夯實,再澆筑 100mm 厚 C15 素混凝土墊層,表面抹平,養護 7 天以上。
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基礎需采用 C30 混凝土,確保承載力滿足最大稱量。澆筑時需振搗密實,避免蜂窩、麻面;表面平整度誤差≤3mm,且預留傳感器安裝坑。
養護與沉降觀察:混凝土澆筑后覆蓋薄膜養護,養護期≥14 天,嚴禁提前承重。養護完成后觀察基礎沉降。
秤體就位與調整:用起重機吊裝秤體時,吊帶需掛在秤體專用吊點,緩慢放入基坑,防止碰撞基坑壁或傳感器預埋板。就位后調整秤體水平:用水平儀在秤體縱向、橫向測量,水平度誤差≤1/1000,通過墊鐵調整四角高度,確保秤體穩定。
傳感器安裝:核心環節,嚴禁失誤:清理傳感器安裝坑:去除雜物、積水,在坑內鋪設 2-3mm 厚不銹鋼板,確保表面平整、無油污。傳感器放置:將傳感器垂直放入坑內,受力面與秤體傳感器座、墊板緊密貼合,避免傾斜。預緊固定:用專用螺栓固定傳感器,預緊力需均勻,防止過緊損壞傳感器或過松導致受力不穩。
限位裝置安裝:平衡約束與自由伸縮:限位裝置分縱向和橫向,通常安裝在秤體與基坑壁之間。調整限位間隙。
接線盒與電纜布置:防干擾,防破損:接線盒安裝:固定在秤體下方干燥處,接線前清理盒內雜質,用防水膠密封盒蓋縫隙,防止受潮短路。電纜連接:傳感器電纜需穿 Φ50mm 鍍鋅鋼管保護,鋼管兩端用防水接頭密封;接線時按編號對應連接,擰緊后用萬用表檢測導通性,確保無短路、斷路。主線纜需單獨穿管,遠離強電電纜,避免電磁干擾。
儀表安裝與供電:儀表放置在干燥、通風的控制室,避免陽光直射、振動或粉塵。供電需單獨走線,接入穩壓電源,零線與地線分開,防止電壓不穩損壞儀表。
接地保護:安全與精度雙重保障:需設置獨立接地體:用 Φ50mm 鍍鋅鋼管打入地下,頂部距地0.5m,接地電阻≤4Ω。連接要求:秤體、傳感器、接線盒、儀表外殼均需用 6mm2 銅芯線與接地體連接,形成等電位接地,防止靜電、雷擊干擾信號或觸電。
空載調試:通電后檢查儀表顯示:零點穩定,若零點漂移過大,需檢查傳感器接線是否松動或秤體是否與基坑摩擦。測試各傳感器輸出:用儀表或專用測試儀檢測每個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偏差需≤0.1mV/V,否則需通過接線盒電位器調整,確保一致性。
加載測試:用標準砝碼加載:從最大量程的 20%、50%、80%、100% 分級加載,每次穩定后記錄儀表顯示值,誤差需符合 JJG 539-2016《數字指示秤》要求(如中準確度等級秤,最大允許誤差為 ±0.5e,e 為檢定分度值)。重復性測試:同一載荷多次加載,顯示值偏差≤0.3e,確保數據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