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水份的控制方法及污泥水分測定儀應用
活性污泥干燥過程中水分傳遞控制條件研究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污水和生產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污泥是污水處理廠在凈化污水時得到的固體沉淀物質,含有混入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中的泥沙、纖維、動植物殘體等固體顆粒及其凝結的絮狀物,是各種膠體、有機質及吸附的金屬元素、微生物、病菌、蟲卵等物質的綜合體,組成十分復雜,變異性大,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由此可見,如果不對生活污水處理的過程產生的污泥進行適當的處理處置,則會對其堆放地區的水體、土壤和大氣等周圍環境產生極大的破壞,也會對生活在周圍的人們和棲息在附近的動物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妥善處置污泥,使其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已成為關注的課題,而污泥處理的過程中zui為重要的一步即是污泥的脫水,本文嘗試以某污水處理廠中的生活污泥為例,探索污泥中水分傳遞的過程和機理,為污泥處理提供有益的參考。
城市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副產物,污泥脫水是污泥處理的關鍵環節。本文以成都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為研究對象,在探討污泥含水率、黏度等基本參數的基礎上,將一定厚度的平鋪的污泥作為主體,取其中的一定體積大小的污泥球為研究對象,探討污泥球中的水分傳遞過程以及深圳冠亞的SFY-50在污泥行業中的應用,結果表明水分在污泥中的傳遞過程分為兩種情況:
- 污泥主體水分擴散到表面的擴散速率大于等于表面蒸發速率時,即污泥表面處于充分潤濕狀態,水分傳遞經歷了三個過程:
①污泥中的水分從污泥主體擴散到污泥表面;
②污泥表面會形成一層氣膜,默認為污泥表面的水分的傳遞阻力集中于這層氣膜;
③水分從污泥表面傳遞到氣相主體;
(2)隨著脫水的進行,污泥主體水分擴散到表面的擴散速率小于污泥表面水分蒸發速率,污泥表面會形成致密的硬殼,由于外界熱量的作用,使污泥殼體內部水分汽化,水汽沖破殼體,殼體皸裂,形成新的傳質界面,新的傳質界面形成后,重復進行水分遷移的①②③三個過程。而且實驗數據顯示,污泥球體直徑越大、外界溫度越高,越易形成硬殼,水分傳遞阻力越大。所以,建議污泥廠家配備冠亞水分儀的SFY-50污泥水分測定儀來快速測定污泥中的水份含量,以達到隨時監控水份的目的。